卷壹 第十四章 鉴真和尚的六次“偷渡”(第6/6页)

唐文化在日本,这句话不是盖的。

最后再来说一说雕塑。且说中国在东晋时代发明了一种叫夹纻法的雕塑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先用泥塑成胎,后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待漆干后,反复再涂多次,最后把泥胎取空,因此也叫干漆法。用这种方法塑像不但柔和逼真,而且质地很轻。到了唐朝时,该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然后被鉴真及其弟子传入了日本,并且用此技术制造了日本史上第一尊人物肖像——鉴真干漆像。

这尊雕像后来在昭和五十五年(1980年)时被唐招提寺从奈良请至鉴真的故乡扬州,当时全城轰动,前来膜拜瞻仰的民众超过了三十万。

总之,鉴真的到来,让日本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革新。

日本天平宝字七年(公元763年)五月六日,一代高僧鉴真坐化于平城京唐招提寺内,享年七十五岁。当时的他双脚结跏趺坐,神态安详,死后三日,体温犹在。

鉴真的徒弟后来回忆说,自己的师父来到日本后,虽然也遇上过各种不快各种心烦,但却从来都不曾流露出悲伤的神情,无论是面对朝廷的大员还是普通的信徒,抑或是悲田院里的孩子们,他都永远是一副发自内心的微笑表情。

话说在昭和五十五年唐招提寺请鉴真干漆像去扬州的那次,日本方面对于佛像在飞机上的安全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哪怕飞机失事,也要确保其不得有丝毫的损伤。

不光因为这是国宝,更因为他是鉴真。

其实,有的情谊是真的可以跨越时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