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壹 第十二章 超越盛唐,吉备真备的强国梦(第6/12页)
藤原仲麻吕正是利用这些事情,让人天天传流言,打算用最恶毒的言语来将玄昉击倒,或是传到天皇耳朵里头让他自行清理门户。
但这显然不太可能,玄昉本身是个二皮脸,早就修得了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胸襟,想用这种坊间传闻来打击他简直就是白日做梦,而对于圣武天皇来讲,玄昉是救母恩人,多吃点多喝点又算得了什么?
所以藤原仲麻吕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只能忍,静静地等到橘诸兄他们自己露出破绽,然后再将其一举拿下。
然而,终究还是有人忍不住的。
话说藤原仲麻吕那得天花死去的叔叔藤原宇合有个儿子叫藤原广嗣,当时在朝中担任治部少辅,本来毫无威胁的一个孩子,不想因为出身藤原家而遭到了橘诸兄的惦记,他和玄昉一起在天皇面前进言,指摘藤原广嗣的种种不是,天皇心一动,便在天平十二年(公元740年)把广嗣那倒霉孩子派到大宰府去任大宰少贰了。
大宰府,是设立在九州北部筑前国(今福冈县)的行政机构,最高长官叫大宰帅,从三位,主要职能是监视朝鲜半岛以及中华大陆的一举一动,以防变化。
大宰少贰是大宰帅的副官之一,品级跟治部少辅相当,但因为这地方太过偏远,所以让他去当大宰少贰等于就是发配边疆了。
再说那藤原广嗣到了九州之后,自然是心怀着千万分的不满,整日里也不干活,天天拿着个酒碟在那喝酒,边上人知道他是藤原家的公子,也不敢管他,只得由着他去。
某天,广嗣又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喝闷酒,一边喝一边发牢骚,嘴里念叨着把橘诸兄玄昉以及下道真备那几个的十八代祖宗都问候了个遍,骂着骂着,突然猛地把酒碟子一摔,用力一拍大腿,怒喝一声:“老子宰了他们!”
手底下人照例当他发酒疯,于是围上去好言相劝,说其实九州也蛮不错的,要啥有啥还离大唐挺近,大人您就别折腾了云云。
广嗣低头不语,琢磨了一会儿后,又是一声大喝:“起兵!”
当时大宰帅跟其他几个高级的大宰官刚好空缺,故而大宰少贰藤原广嗣实际上是统领了整个大宰府,手底下管着万把人,所以当天他就点起了所有人马,浩浩荡荡地往东面杀将过去。
同时提出了口号:清君侧,诛奸臣。
奸臣是谁也说得很清楚,一个是玄昉,一个是下道真备。
玄昉也就罢了,这厮确实欠揍,但下道真备确实很冤枉。长久以来他虽然一直为橘诸兄重用,却从来都不是橘诸兄那一派的,事实上他谁的人都不是,尽管橘诸兄确实不止一次地明示或者暗示过真备,但却全都被他以君子不党为由而拒绝,此时的下道真备完全是一副安居乐业的腔调:主要工作是专心教阿倍内亲王读书,剩下的时间就去皇宫门口走走,看看有没有不法分子,其余的一律不管不问。
但藤原广嗣显然顾不了那么多,既然下道真备是橘诸兄提拔的,那么在广嗣眼里,必然是和橘家一伙的,万丈高楼平地起,弄不掉橘诸兄先弄掉你们哥俩。
消息传到京城,圣武天皇倒也镇静,兵来将挡地派出了名将陆奥按察使兼镇守将军大野东人,封他为大将军,顷刻率兵一万七千征讨藤原广嗣。
双方在板柜镇决战,不到一天,广嗣军便兵败如山倒。
其实早在刚拉开战阵那会儿,大野东人就吼了一嗓子说老子奉诏讨贼,主犯千刀万剐,从犯一律不咎。
喊完之后大宰府的部队就哄地散了一大堆。
这还不算什么,更加悲催的是藤原广嗣兵败后打算坐船逃往新罗,不想刚刚踏上了船,海面上狂风骤起,活生生地把船给吹回了岸边。
广嗣见状,连忙跪了下来,先拜天后拜海,口中称道:“我藤原广嗣乃是大忠臣,如果老天爷您也这么认为的话,那就请平息大风,助我前往新罗吧!”
说完,还把駅铃给丢进了大海。
所谓駅铃,就是古代日本朝廷赐予外放官员的信物,拿着这个可以沿途在各驿站公款吃喝,并接受保护。
只听得“扑通”一声,刹那间,海浪高达数丈。
风,更大了。
这是真事。当年十一月,藤原广嗣被擒获,遭斩首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