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后妃的「责任」和禁忌(第4/9页)

乾隆后宫中,生育最多者是孝仪皇后魏佳氏,一生诞育6个孩子,其中有4位皇子,其第十五子即嘉庆皇帝。此外,孝贤皇后生有2子2女,淑嘉皇贵妃生有4个皇子,纯惠皇贵妃和那拉皇后各生3个儿女,哲悯皇贵妃和忻贵妃各生2个儿女,都可谓是高产后妃。

嘉庆帝14岁结婚,一生有记录的后妃达19位。第一次生育是在他19岁时,最后一次是他56岁时生有1子,共生育有5子9女,他是清帝中生育男孩和女孩人数反差最大的一位,女孩近乎男孩的2倍。嘉庆帝的生育旺盛期是在他为皇子时,生有7位,继位后生育质量和数量都不高。尤其在他36—46岁的十年间,正是人生的旺盛生育期,他却是零生育。

嘉庆帝后妃中,孝和皇后生育最多,达到2子1女共3位,恭顺皇贵妃生育1子2女,也是3位,孝淑皇后、和裕皇贵妃均为1子1女,总体上说,生育数量都远不如前代诸帝。

道光帝13岁初婚,一生有后妃20位。尽管他结婚很早,可是初婚至成年却鲜有生育。直到他26岁时,才开始生育,而且皇长子的生母祥妃当时是个宫女。一生共有皇子9人,公主10位,计19个儿女。生育期内,表现得很特殊,在人类最易生育的时间段却没有生育,在43岁之前,仅生有1子1女,真是急坏了老皇帝。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加倍努力,产生过两个相对旺盛的生育期,一次是44—51岁之间,生育9个子女;一次是59岁至64岁之间,虽已是花甲之年,却生育7个子女。

道光的后妃中,生育最多的是孝静皇后和庄顺皇贵妃,各生有4个子女,其次是孝全皇后、彤贵妃、祥妃,各生有3个子女。其原配孝穆皇后未有生育,继后孝慎皇后也只生育1个公主。

咸丰帝16岁结婚,一生有18位后妃,但鲜有生育。初生的时间同乃父一样,到25岁时,才生育了1个皇女,错过了最佳生育期。其后,咸丰六年由兰贵人(慈禧太后)为其生了大阿哥,咸丰八年玫贵妃生有1子,不久殇逝。其余15位妃嫔均未生育。

同治帝16岁大婚,有后妃5位,当他19岁去世时,未生有一儿半女;光绪帝18岁大婚,有后妃3位,在婚后20多年的生活中,光绪帝未生下一个儿女,清廷自同治帝至清末,三代帝王都没有生育过。可是,并非所有生育的子女都可以成活下来,长大成人。相反,据统计,自顺治迄咸丰7代帝王所生子女,在15岁之前死亡者达74人,这7位帝王中总共生育146人,死亡过半,达61.7%之多。

研究发现,皇帝的头胎子女都是短命鬼:顺治的长子、长女,康熙的6个子女,雍正的大女儿和前3个儿子,乾隆帝的长女、次女及次子,嘉庆帝的长子、长女、次女,道光帝的前6个子女,及咸丰帝的次子,都未成年就死亡了。

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早婚的帝王,身体素质还未成熟。顺治帝15岁得长女,康熙帝14岁得儿子,雍正帝17岁那年生育子女,乾隆18岁得女儿。而皇帝生育时的年龄都是虚岁,按实足年龄算要减去1岁,生育要十月怀胎,又要减去1岁,所以,康熙第一个儿子是他12、13岁时的后代,不仅如此,他们的妻妾也都是十几岁的孩子,造成了生育的孩子先天不足。另外,皇帝成熟之后,后宫妃嫔成群,性生活毫无节制,也影响了生育质量。此外,受时代的局限,医疗卫生状况也是清帝子女早夭的重要原因。

孕事有喜

对于那些身怀有孕的清宫后妃,皇帝会有怎样的优待条件呢?显然是非常重视的。

说到这里,首先不得不谈谈麝香。大家看《甄嬛传》等影视剧的时候,听到最多,也是最神秘的一个词就是麝香。麝香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如此引人注目?

麝香,又叫遗香、脐香、心结香、当门子等,是雄麝的肚脐和生殖器之间腺囊的分泌物,干燥后呈颗粒状或块状,有特殊的香气,有苦味,可以制成香料,也可以入药。麝香的药理作用大概两种:一为开窍醒神,可预防和治疗中寒、中暑、中风、中湿等病;二为舒筋活络,接骨镇痛的功效。这种名贵的药材,在清宫中一定会大量使用,所以,太医院御医配置的方剂中就有苏合香丸、御制平安丹、十香返魂丹等,这些方剂中都含有麝香的成分。但是,麝香还有两个副作用,一个是助情,因为麝香的气味奇香,能够使人迷离。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北魏孝文帝和女子冯妙莲就有使用麝香的故事。冯妙莲为了诱惑孝文帝,便把麝香制成小颗粒,藏入肚脐之中,皇帝看不到,却因为麝香的奇香而钟情冯妙莲。另外一个作用是堕胎,因为麝香有开窍的功用,有极强的通闭作用。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这种能使人堕胎的麝香,不会像电视剧那样被那些后宫的小主们轻易取得,而且制成各种药剂,成为导致后妃堕胎的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