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变革中的疆域原子能时代的美国(第15/16页)

令人心酸的是,60年代初期非裔美国人的大规模抗议与同一时期白人对平等权的强烈抵抗,均发生在重现内战场景的纪念活动与邦联失败庆典的背景下。民权本来是庆典活动的重要主题,但是黑人代表却被挡在举行内战百年纪念活动的查尔斯顿市宾馆外,这让整件事情开局不利。接下来也没有任何改观。人们寄希望于肯尼迪总统在1963年1月1号发表《第二次解放奴隶宣言》,但这也宣告破灭,因为肯尼迪拒绝去林肯纪念堂参加纪念仪式。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抗议与暴力继续发酵。

1963年5月,暴力冲突在伯明翰达到顶峰。当地警方使用消防栓、警犬和警棍袭击非裔美国人和黑人小孩的画面在电视上播放,目睹这一幕的美国人大为震惊和愤怒。次月,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的外勤秘书长、曾在欧洲打过仗的二战老兵梅加·埃弗斯(Medgar Evers)在密西西比州杰克逊市被枪杀。1963年8月28日,约25万美国人参与了华盛顿的政治游行(图62)。这次游行呼吁人们关注的不仅是非裔美国人在南方遭受的种种暴力,还有黑人在就业、住房、教育等各个方面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最终,将林肯1863年颁布的《解放奴隶宣言》重新带回人们视线的,是马丁·路德·金,而非肯尼迪。“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依旧没有自由。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马丁·路德·金说出了他的那句名言:“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图62 《华盛顿民权游行》(沃伦·莱弗勒,1963年8月28日)。由美国国会图书馆印刷品与照片部友情提供(LC-DIG-ppmsca-03128)。

肯尼迪付出了多少努力来实现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我们永远也无法得到答案。一直以来,美国人过分关注冷战,过分担忧“勇往直前”的共产主义者,而没有闲暇去对付本国那些全心全意捍卫种族隔离的人。但可以肯定的是,亚拉巴马的暴力事件和华盛顿的游行已经开始冲击美国人的良知。在遏制共产主义方面,肯尼迪所付出的努力鲜有成效,在1961年的“猪湾事件”中,美国试图入侵古巴,推翻菲德尔·卡斯特罗政权,但却遭遇失败。更让全世界担忧的是,这次事件最终导致了1962年10月的古巴导弹危机,美苏关系因此陷入死局,随时可能引爆核战争。直到1963年的夏天,肯尼迪才开始为冷战降温,将注意力转移到民权问题之上。同年6月,他公开承诺将推动联邦政府执行废除种族隔离的法案。然而,他没能亲眼见证1964年民权法案的通过,就在1963年11月22日遇刺身亡。在整个总统生涯中,他为一代美国人展现了希望,弱化了恐惧,然而这一代人目前所面临的边疆,远非尼克松口中的新边疆,而是如同美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那样,充满暴力和未知。

注释:

[1]Anonymous (300 soldiers) to the Editor, Baltimore Afro-American, November 23, 1942; Pvt. Norman Brittingham to Truman K. Gibson, Jr., July 17, 1943, both in Phillip McGuire (ed), Taps for a Jim Crow Army: Letters from Black Soldiers in World War II (1983. Reprint. Lexington: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93) 11, 18; Anonymous Maryland Black Soldier to the Secretary of War, October 2, 1865, in Ira Berlin et al. (eds.), Freedom: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Emancipation, 1861-1867, Series II, The Black Military Experience (New York a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654; James Henry Gooding to Abraham Lincoln, September 28, 1863, in Corporal James Henry Gooding, On the Altar of Freedom: A Black Civil War Soldier's Letters from the Front, ed.Virginia M. Adams (Amherst: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1991) 120.

[2]Anonymous, to Mr Carl Murphy, June 26, 1943, in McGuire, Taps for a Jim Crow Army, 42-44.

[3]Franklin D. Roosevelt,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January 6, 1942, available at:http://www.presidency.ucsb.edu/ws/index.php?pid=16253 (August 1, 2010).

[4]Roosevelt, Annual Address on the State of the Union, January 6, 1941; and Inaugural Address, January 20, 1941.

[5]Philip Van Doren Stern (ed.), The Pocket Book of America (New York: Pocket Books, 1942), Introduction by Dorothy Thompson, v, v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