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巴比伦大淫妇[1](第4/7页)
根据国王的指示,他首先在无人居住的安贾迪普岛登陆。这个岛被认为是葡萄牙人的一个重要的撤退基地,也是伏击穆斯林船只的瞭望哨。不到一个月时间,他们就建造了一座要塞的雏形。然后他向南前进,拜访了霍纳瓦尔。这是他的计划上没有的。为了一船马匹,阿尔梅达与当地国王发生了争吵,引发了一场大规模冲突。阿尔梅达的进军过程主要是短促的激战。在这样的一次战斗中,霍纳瓦尔城的一部分被摧毁,一些属于狄摩吉(马拉巴尔海岸臭名昭著的海盗,瓦斯科·达伽马七年前与他打过照面)的船只被付之一炬。此次进攻的指挥官是阿尔梅达的儿子洛伦索,他很快就因为进攻特别凶猛而赢得了“魔鬼”的绰号。这一次,他差一点被敌人切断退路和丧命。阿尔梅达自己的脚上也中了一箭。这个箭伤让他“更多是愤怒,而不是疼痛”,[17]但猛冲猛打的荣誉法则就是会造成风险,这将对葡萄牙人的整个事业造成影响。后来,霍纳瓦尔国王向葡萄牙人求和,承诺年年纳贡。狄摩吉则加入了葡萄牙阵营,此事的影响非常深远。一座座城市被攻破并熊熊燃烧,一艘艘船被击沉,这些消息借着季风迅速传开,令整个大洋屈膝投降。
曼努埃尔一世曾敦促阿尔梅达尽快赶往科钦,以保障冬季返航的船只装满香料,并且明确指示他不要在途中的坎纳诺尔(葡萄牙人在那里有一座贸易站)浪费时间。副王没有遵从御旨,这可能是因为他已经得到风声,葡萄牙在坎纳诺尔的商业利益受到了穆斯林商人(他们为自己的生意担忧)的威胁。他在坎纳诺尔停留了八天,雷厉风行,接见了强大的纳辛哈的印度教国王的使节,然后受到坎纳诺尔国王的欢迎。纳辛哈国王愿意把沿海港口交给阿尔梅达使用,并提议把自己的一个妹妹嫁给曼努埃尔一世。汉斯·迈尔对印度教仪式的景观和印度庞大的人口规模感到困惑。
(坎纳诺尔国王)命令在一颗棕榈树下挂起一些装饰物,然后在一队随从的护送下前来。他带来了三千名手执利剑、匕首和长矛的武士与弓箭手,以及喇叭手与笛手。从坎纳诺尔到王宫的距离是2里格,路两边有村庄。他抵达棕榈树下的帐篷时,身后已经有六千多人。在帐篷内,摆放着一张卧榻,上面有两个软垫。他穿着一件齐膝的精致棉布长袍,系着腰带,头戴一顶丝绸帽子,就像加利西亚帽。他的侍从捧着一顶金冠,肯定有8马克[18]重。[19]

1502年的印度地图,图中包括斯里兰卡和一系列半神话的岛屿
国王或许知晓这些西方人一路烧杀抢掠留下的废墟与血迹,决定抗拒穆斯林群体对他施加的压力。他允许葡萄牙人加固他们的贸易站,还为其提供了石料。阿尔梅达停留的时间不长,等到贸易站的地基打好之后就继续航行,留了一百五十人和一些火炮在坎纳诺尔,去巩固据点并建造一座固若金汤的建筑,它很快就将受到一场围城战的考验。
到11月1日万圣节时,阿尔梅达已经在科钦了。这座城市是曼努埃尔一世印度计划的重中之重。它也是葡萄牙在印度的唯一一个可靠盟友。阿尔梅达抵达的时候,发现老国王特里马姆帕拉已经隐遁,专注于宗教。根据王位继承法,继位的是他的侄子南贝多拉,但有人对此不服,正在兴风作浪。阿尔梅达举行了一场隆重典礼,动用了大象、喇叭、游行,并向南贝多拉奉上一顶金冠和贵重礼物。他仿佛变戏法一般,把合法的王权“授予”了南贝多拉。南贝多拉“从曼努埃尔一世国王手中接受了这一切。曼努埃尔一世是西方最伟大的国王、东方海洋之王、南贝多拉加冕礼的主人,也是科钦所有统治者的主公”。[20]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打磨这样的战略已经有五十年了。阿尔梅达乘胜追击,狡猾地要求将目前的木制要塞改为石制,“作为副王的司令部和官邸,从今往后所有前来组织征服和本地贸易的总督都将以此为基地,以便让葡萄牙王国的船只到此地装载货物,而不去马拉巴尔海岸的其他任何港口”。[21]国王有些不情愿,因为根据传统,石制建筑是国王与婆罗门专享的特权,但他还是同意了。阿尔梅达说服他的理由之一是,他承诺将要塞钥匙交给国王,以显示国王才是要塞的主人。但马拉巴尔海岸的统治者们将会发现,法兰克人有了坚固的城墙,并在坚固的炮台安放大炮之后,就几乎没有任何办法将他们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