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19/21页)

时间很快证明:即便像赖斯顿这样精力充沛的人,也不能在每周撰写三篇专栏文章的同时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处理那些必要的行政琐事。因此,1968年11月,按照庞奇·苏兹贝格的意愿,赖斯顿宣布任命罗森塔尔担任新设的副总编辑一职,该头衔将罗森塔尔置于伯恩斯坦、索尔兹伯里和弗里德曼之上,并赋予其经营平日版的所有责任和权力。克利夫顿·丹尼尔继续担任主编,可以给罗森塔尔当高级顾问。但是,丹尼尔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减轻赖斯顿在行政事务方面的压力,并且监督日常运作的非新闻方面的事情。丹尼尔还要代替莱斯特·马克尔担任国家教育电视网络新闻节目的主持人。1969年1月,75岁的马克尔服从安排,从《纽约时报》退休,并负责一项有关公共意志和公共政策关系的20世纪基金会。这样,46岁的罗森塔尔实质上要充当一个没头衔的主编。他将对赖斯顿负责,丹尼尔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罗森塔尔的新闻判断力之上,罗森塔尔还将在牛栏处于权威位置。1962年,当西奥多·伯恩斯坦评价罗森塔尔是个有潜力的行政人员并敦促卡特利奇让他担任《纽约时报》编辑时,伯恩斯坦没有想到罗森塔尔升得那么快,六个月间他便被升到连一个在报社有名望的规则制定者——伯恩斯坦本人——都要听命于他的位置了。但是,正如1968年提升罗森塔尔时赖斯顿在他的评论中表明的那样,“让新一代进入《纽约时报》管理圈”的时刻已经到来了。

与此同时,赖斯顿——而且也只有赖斯顿——才能顺利地把威克从华盛顿分社社长调到主编助理的位置上。42岁的威克现在每天和罗森塔尔一样,把自己的名字印在《纽约时报》社论版的报头上,但他会把主要精力用于撰写专栏文章的。威克的分社社长职位被38岁的麦克斯·弗兰克尔接替,但弗兰克尔负责的分社听命于纽约总部——华盛顿分社由克罗克所创造的独立神话已经成了过去时,如果说克罗克本人不是神话的话。值得注意的是,81岁的阿瑟·克罗克仍然是分社里精力旺盛、坚守岗位的人,他刚出版了一本畅销书《回忆录》(Memoirs),内容包括对纽约总部的一些讽刺。克罗克指责《纽约时报》是“超组织”,缺乏尊重长者精神,权力和财富过多,但是《纽约时报》的管理者们宽厚地接受了这些批评。他们不愿去和克罗克争论,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他们知道他们很可能赢不了,而且他们现在希望消除过去的分歧,迎接一个崭新的理解的时代。1968年,混乱的一年,现在已经结束——它是以最后一个把他们团结起来的悲伤的曲子结束的。

12月15日,星期天的下午,大雪纷纷,凛风刺骨,他们聚集在一个装饰华丽的大会堂里哀悼死去的阿瑟·海斯·苏兹贝格。三天前,他在熟睡中安详地与世长辞了,终年77岁,与奥克斯同寿。这位董事长的追悼仪式是在第五大道和第六十五大街交会之处的以马内利会堂举行的,很多美国政治界和商界巨头前来吊唁,很多人从世界各地发来唁电。在来会堂吊唁的一千多人中,有纽约州州长尼尔森·A.洛克菲勒、纽约市市长约翰·V.林塞、参议员雅各布·K.贾维茨,还有当选总统理查德·M.尼克松。尼克松的出现令到场的《纽约时报》大多数人多少有一点惊讶,因为在总统大选期间,《纽约时报》没有支持他,而且最近因为他的竞选伙伴斯皮罗·T.阿格纽的缘故,《纽约时报》不情愿地卷入了一场和尼克松之间的争执。在选举前一个月,《纽约时报》的一篇社论把阿格纽描绘成“完全不够格的”,三周后,约翰·奥凯斯发表另一篇社论,重提对1966年阿格纽在当选马里兰州州长之前为争夺利益而引起冲突的指控。这些指控,还有其他指控,集中在他曾参与某些土地买卖投机和他与一家同国家做生意的银行之间的交往。在他们写标题时,他们没有发表证明阿格纽违法甚至不正当的证据。1966年《纽约时报》在阿格纽竞选州长过程中曾给予了支持。但两年后,在一篇在总统竞选中极力支持民主党的休伯特·汉弗莱—埃德蒙·马斯基的社论中,《纽约时报》重新引用关于阿格纽的旧的断言,结论说:“阿格纽先生已经证明他在总统选举中不适合再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