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8/10页)
在实施西部版计划期间,德赖富斯在14层的首席执行官是艾默里·豪·布拉德福徳,《纽约时报》的副总裁和总经理。布拉德福德于1947年加入报社,当了苏兹贝格的助手。他是伊菲吉妮·苏兹贝格介绍给业主的,伊菲吉妮·苏兹贝格是从布拉德福德的姻亲罗斯柴尔德家族那里了解到布拉德福德的资历的。布拉德福德是个高个子,有金黄色的波浪式的头发,有一种自信的气质,这种气质能触犯一些人,但也能给另一些人留下深刻印象。就像苏兹贝格家一开始那样,德赖富斯也对布拉德福德有好印象。关于布拉德福德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他看起来在每一种事情上都很擅长。在加入《纽约时报》之前,他在纽约同戴维斯、波尔克、沃德韦尔、森德兰和金德尔一起经营律师事务所。他1943年作为二等兵参军入伍,后来当上了军事情报部门的上尉,退伍后不久进入华盛顿的国务院工作。布拉德福德是耶鲁大学和安多弗的菲利普斯学院的毕业生,他在《纽约时报》社里晋升迅速:1954年是公司的秘书,1955年是董事会的成员,1957年是经营经理,1960年是总经理。他还是《纽约时报》等级制度中的一个新教徒,在犹太人管理者觉得根本不受欢迎的那些社交小圈子里,他能很好地代表报社。
尽管他在《纽约时报》里的工作处在公司的最高层次上,但他偶尔也到三层进出卡特利奇的办公室。他似乎个子太高,头几乎要擦着门框了,但他从来没撞到门框上,也没有像有些高个子那样下垂身子。艾默里·布拉德福德进出的动作总是完美的,他直挺挺地走路,抽着他的烟斗,穿着一件暗色细条子花纹的套装,非常显眼。一天一个年轻人以类似的走路方式进入了新闻编辑部:这就是布拉德福德的儿子,一个个子很高的乔特中学学生。他来到西奥多·伯恩斯坦的办公室抱怨《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报道。报社的一个体育记者在写的一篇特写报道中以一种多少有点居高临下的态度提到乔特中学,这位年轻的布拉德福德想知道为什么以这样的方式来描述乔特中学。伯恩斯坦不能做任何解释,便用城市版编辑桌上的麦克风召唤那位体育记者。过了一会儿,那位体育记者出现了,这个单薄的十几岁的孩子,穿着一件花呢夹克向前走了一步,在进行介绍之后,年轻的布拉德福德提出了他的问题。这位体育记者迅速回答说,根本没有打算对乔特中学不尊敬,于是沉默下来。伯恩斯坦放心地对布拉德福德笑了笑,然后向这位体育记者表示感谢,体育记者转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了。年轻的布拉德福德的提问权利已经被视为理所当然。
在《纽约时报》的这些日子里,任何人都不想和姓布拉德福德的人发生冲突,包括特纳·卡特利奇。一天卡特利奇听了一个助理编辑对西部版应该有多少新闻预算的估价,卡特利奇陪这位编辑上楼去艾默里·布拉德福德的办公室,想让他批准这个数字。这位编辑似乎对向布拉德福德讲起这些数字感到为难,但卡特利奇说:“瞧,如果你认为这是我们绝对需要的,那么我们就上楼,去争取。”然而,布拉德福德在研究了这个预算单之后,摇摇头说,它还能够减少2.5万美元。卡特利奇说,他看过这些数字,检查过它们,认为这个数字是合理的。
布拉德福德突然发了火。
“我很忙,”他厉声说,之后不再进一步讨论这件事。
卡特利奇转身离开了布拉德福德的办公室。
“好吧,”这位编辑在走廊上和卡特利奇说,“我现在应该做什么呢?”
卡特利奇脸色因气愤和耻辱而发青,他盯着这位编辑说:“按他说的做!”
德赖富斯直接派来监督西部版的代表不是艾默里·布拉德福德,而是14层的另一个级别稍低的管理者,他的名字是安德鲁·费希尔。费希尔不像布拉德福德,在三层没有什么名气——既不好,也不坏。实际上不是所有人,只是一些人知道他,那些为数不多的知道他的人说,他实际上是难以把握的。这并没有嘲笑的意思——他们真的不能理解他。以前从不知道报社哪个管理者像安德鲁·费希尔,因而缺乏比较的标准,他们不得不注意费希尔明显的兴趣。他对计算机的入迷,使得同事们用模糊的科学术语来理解他。他们暗示,他是一个未来主义的人物,是一类空间时代的管理者的先驱,他也许有一天会把时报大楼改变成一个14层的机器人。然而,在这种玩笑中,《纽约时报》较老的人对报纸现在的趋势有一种严肃的越来越强烈的关心:报纸正趋向于提高无人工作的效率;依赖成本昂贵的计算机而不是有经验的政治记者来进行选举之夜的预言;电子印刷机将在西部版上使用。不管合适不合适,安德鲁·费希尔多少作为所有这一切的一个象征而出现了。尽管他已经在《纽约时报》15年了,但他们对他所知甚少。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远离新闻编辑部的地带工作的。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和阿默斯特大学,在军队里从二等兵当到了上尉。1947年他27岁时开始在《纽约时报》的经营部工作,在朱利叶斯·奥克斯·阿德勒的手下。他研究过现代技术中的劳工问题和遥远未来的公司方案。在20世纪50年代,费希尔把相当多的时间用在了报社在曼哈顿西边林肯中心后边新建的工厂——在这个工厂里要处理一些印刷工作,但主要是为21世纪的《纽约时报》摩天大楼总部打下基础。如果真像辖区神职人员和社会改革家早就预言的那样,时报大楼现在所在的第四十二街地区迟早要成为一片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