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第4/5页)
严安上书说:
我听说周朝据有天下,它统治有三百多年,成王、康王时代是它的鼎盛时期,刑罚四十多年而搁置不用。待到周朝衰落,也经历了三百多年,所以春秋五霸相继兴起。五位霸主经常辅助天子兴利除害,诛伐暴虐,禁止奸邪,在海内匡扶正道,使天子得以尊贵。五霸都去世后,没有圣贤的人继起,天子孤立衰弱,号令不能颁行。诸侯恣意行事,强大的欺陵弱小的,人多的损害人少的,田常篡夺了齐国的政权,六卿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共同形成了战国,这是人民受苦的开始。于是,强国致力于战争,弱国备战防守,出现了合纵、连横,车马驱驰,来往相撞,战士的盔甲生满了虮虱,百姓无处诉苦。
待到秦王嬴政,蚕食天下,吞并了战国,号称为“皇帝”,掌管全国的政治,毁坏诸侯的都城,销毁他们的兵器,用来铸为钟鐻,表示不再用兵。广大人民得以免于战争的祸害,遇上了圣明天子,人人都自以为得到了新生。假使秦朝宽缓它的刑罚,少征赋税,减轻徭役,贵重仁义,贱视权势利益,崇尚忠厚,鄙视智巧,移风易俗,使全国百姓得到教化,那么世世代代一定太平了。但是秦朝不推行这种风气而因循以前的风俗,使那些长于智巧权利的人得到进用,忠厚诚信的人却被斥退;法律惨酷,政治严峻,阿谀奉承的人很多,天天听到他们的赞美声,于是就想入非非。想要肆行威权于海外,就派蒙恬率领军队向北攻打匈奴,扩张土地,推进国境,在北河驻守,使百姓急速转运粮食,跟随其后。又派尉官屠睢率领水兵去攻打南方的百越,派监御史名叫禄的凿通运河,运送粮食,深入越地,越人逃跑。经过长时间的相持,粮食缺乏,越人攻打秦兵,秦兵大败。秦朝于是派尉佗率领士兵戍守越地。正在那时,秦朝在北方和匈奴结怨,在南方和越人结仇,在无用的地方驻扎军队,只能前进而不得退守。经过了十多年,成年男子披甲当兵,成年女子转运粮食,痛苦得无法活下去,上吊自杀在路旁的树上,死的人一个接一个。等到秦始皇逝世,天下发生大叛乱。陈胜、吴广攻取陈县,武臣、张耳攻占赵地,项梁攻占吴县,田儋攻占齐地,景驹攻占郢地,周!攻占魏地,韩广攻占燕地,穷山深谷,豪杰之士一同起兵,不可胜记。然而,他们都不是公侯的后代,不是大官的属吏。他们没有丝毫权势,从闾巷乡间兴起,手持戟矛,顺应时势而都行动起来,不用预谋而同时起兵,不用约定而同时会合,不断扩大土地,直到称王称霸,这是当时的教化造成了这个样子。秦朝皇帝有天子的高贵,有天下的富有,然而国家灭亡祭祀断绝,这是穷兵黩武的祸害。所以周朝的败亡在于衰弱,秦朝的败亡在于强大,这是不会顺时而变的灾难。
现在朝廷想招降南夷,使夜郎来朝拜,降服羌、僰,攻取濊州,建置城邑,又深入匈奴,烧掉他们的茏城,议论的人很赞美这个打算。这是做人臣的利益,不是天下的长远计策。如今中国没有狗吠的惊扰,却在外面受着远方备战的牵累,使国家凋敝,这不是养育人民的办法。去实现无穷的欲望,使心意畅快,与匈奴结怨,这不是安顿边境的办法。祸害结下而不能解除,战争停止而又重新兴起,使近处的人愁苦,远处的人惊骇,这不是持久的办法。如今天下锻造铠甲,磨制刀剑,矫正箭杆,积攒弓弦,水陆两路运送粮食,见不到停止的时候,这是天下百姓共同忧虑的事情。战争持久了就会有变故发生,事情繁杂了就会有疑虑产生。现在外郡的土地有的几千里,列城几十座,山川的形势和土地足以控制郡内百姓,威胁附近的诸侯,这不是公室皇族的利益。往上看看齐、晋灭亡的原因,在于公室衰弱,六卿太强盛;往下看看秦朝灭亡的原因,在于严刑酷法,欲望大得无穷无尽。如今郡守的权力,不只是以前六卿那么大;郡地几千里,不只是闾巷那么一点凭借;铠甲兵器等装备,不只是戟矛那么点用处;以这些条件,碰上天下重大的变乱,那么后果就不可讳言了。
上书奏呈给天子,天子召见了三人,对他们说:“你们都在哪里呢?怎么我们相见这么晚啊!”于是皇上就任命主父偃、徐乐、严安为郎中。主父偃多次进见,上疏述说事情,皇帝下诏任命主父偃为谒者,后提升为中大夫。一年之间,四次提升主父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