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回民开的买卖满恒亮口述(第7/12页)
伊斯兰教信仰真主,有一定的教规,一日之间有五功,五功就是念、礼、斋、课、朝。念经,礼拜,把斋,施舍,到麦加朝觐。念经,就是学习,不会就得学。礼拜就是一天有5次拜,有晨礼,有晌礼,有下午那个,有昏礼,有暮礼,这五次拜是早上起来一直到晚上,每两三个小时一次,早上是5点钟,晚上是8点20。但是说有工作,有劳累,为了生活,你不能说你把斋礼拜,就不劳动去了,但是你要是有时间,能择出来的时候,就可以去礼拜。把斋就是每年到11月,冬天啊,封斋,把一个月,白天禁止吃饮,白天不吃不喝,到晚上12点钟以后吃这顿饭,就让你身体内部转化转化,现在说,是翻过来,循环过来,另外你也知道不吃饭的苦处,就是凭着一种虔诚的信仰,这是把斋的过程。这也得按情况来,身体好的,你可以把斋,身体不好的,有病的,你怎么把斋呀。施舍,你生活有来源,刨去你自个儿的生活开支以外,你有富余的,就要照顾困难的人,扶助病人,这是课,功课的课。朝,每个人一生都要到麦加去朝觐一次,这是你必然的,你说我没有钱,经济上有困难,可以,那就每到星期五你必须小朝觐,不是到麦加去,到小礼拜寺做礼拜,也可以算朝觐,不是绝对的。这就是五功。
再有教法上,吃东西都要注意,不能吃猪肉,猪的行为,一切都不能够。还有一般吃牛羊肉,你得经过阿訇屠宰,死的不能吃,不能吃血,这是生活的情况。婚丧方面呢,死了之后按照回民的殡法,冲洗,给亡人尸体洗完了,裹上白布,再经过礼仪,念经,给亡人乞求,然后给拉到回民公墓去,土葬。不洗,脏着身子,不成。得给人念经。再有你比如说我到了危难的时候,到最后一口气,没办法,只要我精神上有点认识,就得念一句回民的经典,就是“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真主使者”,这么个意思。要是说你不会,你可以求阿訇来给你代念。
从开始伊斯兰教怎么传到中国来了呢,就从元朝忽必烈远征到欧洲,到西亚,那时候元朝版图地面太大,一直到西亚,那阵儿叫波斯,俘虏一批信伊斯兰教的,哪儿的人都有嘛,头一个丝绸之路,就是在广州,大礼拜寺,走水旱马路啊,慢慢久而久之,就跟回汉民之间就结婚了,日久天长也信仰伊斯兰教了。
定:那时候前门这一带有清真寺吗?
满:有,很多。一个就是在廊房二条的西边,有一个笤帚胡同,就是前门区清真寺,现在还有。过去我在三里河,北桥湾住的时候,从小就是带着我上那儿礼拜去,这个礼拜寺地方小啊,但是在那个时候前门区是繁华地带。注283
还有一个是在崇文门的花儿市,东花市,西花市,这是前门区的。还有一个朝阳区,在下坡,下坡礼拜寺。注284还有在1932、1933年盖的这清真寺,就在天桥这儿,现在改名叫北京市伊斯兰教经学院。不是牛街,牛街那礼拜寺盖了一千零五年了,是明朝时候盖的。注285还有沙河口礼拜寺,在永定门外一过河。其他就是牛街礼拜寺,再往西是锦什坊街礼拜寺,北海后海还一个礼拜寺,到马甸那儿又一个礼拜寺。反正不少呢。
天桥清真寺刚一开办的时候,西北五省同乡会,陕甘青宁新,就设在天桥清真寺里。地方大,外地人来到这儿,都上这儿礼拜来,到这儿来干什么的都有,经商,跑买卖,然后上这儿来礼拜,拿钱给礼拜寺。这儿有一个阿訇,姓冶,叫冶亮甫,我小时候记着的,到什么时候也忘不了。老阿訇那时候就岁数不小了,《古兰经》特别深,都有名,教的弟子不少。那时候清真寺有二十多个弟子跟他学《古兰经》,外地的人都特别的敬重他,他的收入不少,他可不要,他到时候就拿他的生活费,就算完了,不许多要的,伊斯兰教的教规嘛。
那时候在北京,礼拜寺的来源收入从哪儿来呀,从穆斯林那儿,穆斯林就是教友,从穆斯林身上来。国家哪儿给钱呢,那是你个人的事。在笤帚胡同了,前门了,牛街了,各个地方所有信伊斯兰教的回民,都义举,拿钱。北京哪儿盖礼拜寺了,通州下关,张家湾,昌平,海淀,哪儿哪儿,修礼拜寺了,来一帮人哪,举举意吧,表示表示吧,现在说话,起码您得,最少最少也得几百,不是别的,都是为这公益呀,叫写乜帖,注286拿过这个钱来,回去修建礼拜寺。有的家里死人了,打点不了,抬不出去,大家拿出钱来,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