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编 现今文明的革命基础(第8/27页)
旧的社会秩序?法国的高级教士和贵族只是一个小团体,但却拥有大量的土地,享有政治和社会的双重特权,可不缴税或只缴纳一小部分税。
教士属于国内的第一等级;贵族属于第二等级;农民、农奴和资产阶级(城镇中的商人和专职者)即法国的广大人民属于第三等级。
第三等级的重担?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只是一个小团体(总共不足30万人),他们占有法国的大量土地,相比很清闲,享有额外的特殊权利,只需缴一点税或不缴税。而第三等级的人数却高达2 000多万,只拥有少部分土地,很少的权利,还要缴纳很多税款,在这种重担下承受极大的苦难。
大部分农民是佃农,很难见到他们的地主,可在租金到期的时候,就一定会见到地主的代办人。国王的官员也时刻记着来征讨重税。贵族们看不起农民,而农民们也痛恨高级教士和贵族。
资产阶级的生活虽不像农民那样困苦,可是大多数资产阶级却因对工商业的各种限制而烦恼重重。因为国王一直在坚持重商政策,也就是重商主义。
哲学家的影响?尽管很多法国农民愚昧蠢钝,但大部分第三阶级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成了18世纪激进哲学家们的忠心听众。伏尔泰在本国比在国外更受欢迎。正如上文提到的,孟德斯鸠讴歌英国的自由,批判专制体制。卢梭在人民争取权利上是最为激进的,他的言传身教颇受欢迎。拿破仑·波拿巴认为如果没有卢梭,就不会有法国革命。由此肯定如果没有卢梭,法国革命就会寻找其他的道路。
思想革命,哲学家和科学家们的使命,在其他地方和在法国一样,爆发政治的和社会的革命是自然而然的。
英美两国革命?思想革命赋予了法国人民(和各国人民)自由和博爱的思想,并唤起了他们对专制体制和贵族政治的仇恨。17世纪英国的两场革命做出好像能永远胜利的表率。美国革命是一场饱含期望的成功例子。而且法国人也加入到了美国的伟大革命斗争中,这也鼓舞了他们开展相同的运动。
二、法国革命的成果
我们始终未忘记1640年当英王查理一世在财政上走向绝路的时候,如何召开的议会;议会又是如何以敌对的态度紧紧控制财政。1789年,法王路易十六采取了相同的方式去应对倒闭,召开了第三等级的会议,也就是法国的国民议会。
第三等级会议已被关闭了175年,自从1614年起就再未被召开或是被准许行使权力。依照旧规定,每个阶级都应选举代表组成代表团来投票,所有举措都必须以三分之二的票数才可通过。通常都是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联合在一起,在票数上压垮第三等级。
第三等级维护自己的权利?1789年,第三等级认识到它代表着国家的大多数人,而且在舍弃了自己贵族地位转而同资产阶级同心协力的米拉波伯爵的有效统领下,主张三级会议应组成一个单一体 “国民议会”。在议会中每位议员都有投票权,一项举措获得多半票数即可通过。第三阶级的这个主张得到了第二阶级中少许自由主义人士(包括拉斐特)和第一阶级中多数低级教士的拥护,在国内也得到了广泛的大力支持。
网球场盟誓?第二等级中的很多人对第三等级的这一主张相当敌视,最初路易十六因为不想惹恼他所恩宠的贵族,也不赞同第三等级。6月20日,他居然将第三等级的成员阻拦在了王宫内的会场之外。就是这群人促发了革命。他们走进了不远处一座偶尔被当作网球场的大建筑物,在那里,他们举起手郑重宣誓,身为“国民议会”的成员,在为法国完成草拟的宪法之前,是绝不会解散的。网球场盟誓是对国王的挑战,也宣告了专制体制的灭亡。
巴士底狱被攻陷?不久国王便做出了让步。他号令三个等级组成一个“国民议会”,要一并列席,按人投票。可是很快,王室的军队就移向巴黎和凡尔赛,人们察觉到国王要向议会施压。国王被恳求撤军,可是他回绝了。随后巴黎人民便伸出援手。巴黎人民忍饥挨饿,深感自身利益和国民议会的利益休戚相关,他们仅暴动了3天。于第3天,1789年7月14日,就攻陷了巴士底狱,即标志着波旁王朝专制体制的皇家监狱和堡垒。至今,法国人还将7月14日当成伟大的国庆日来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