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编 欧洲国家与教会中的动乱(第10/25页)
德国的宗教战争?神圣罗马皇帝与大部分选帝侯[ 选帝侯,德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专指拥有选举权的诸侯,他们有资格确定罗马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人选。选帝侯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各诸侯的权力,削弱了皇权,使德意志的政治分裂日益严重。1356年,卢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皇帝在纽伦堡颁发了著名的“金玺诏书”,为了使诸侯承认其子的王位继承权,该诏书正式确立各封建诸侯选举皇帝的合法性。诏书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确立了帝国的七个选帝侯,这些人都有权力评判某位王位继承人是否可以当选国王或皇帝。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拿破仑摧毁,选帝侯从此衰亡。
]依然信仰天主教,但很多王侯却成为了路德教徒,还有的成了加尔文教徒。新教的王侯们残害天主教的臣民,天主教的王侯们则残害新教的臣民,新教王侯们还和天主教的皇帝交战。这说明, 1555年签订的奥格斯堡和约并不是高明的解决办法,每位王侯都有权让他的臣民信仰自己所信奉的教派,并不是明智的决定。
三十年战争?在1618年,德国的天主教徒与新教徒间的战争又一次爆发了。它持续了三十年,所以被称作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既是宗教战争,也是政治与经济的战争。它好像烈火般蔓延开来,变成了一场国际战争,是史上最残酷、最具毁灭性的战争之一。
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波希米亚(捷克)的加尔文教贵族的革命。皇帝的军队击败了加尔文教徒,但战争不久便蔓延得更广。德国北部路德教的王侯们在丹麦国王的帮助之下,联合起来反抗皇帝与忠于他的天主教诸王侯。皇帝的军队再一次获胜了,可是战争又由另一位信奉路德教的国王——瑞典的古斯塔夫·阿道夫重挑起来了。
令人惊讶的是,古斯塔夫由一个信仰天主教的国家——法国,提供武器与金钱上的帮助。国王们对领土的贪婪超过了对宗教的热诚。古斯塔夫在1632年的战争中被杀之后,法国参加了信仰新教的德国、瑞典与荷兰一方,来反抗皇帝与他的同盟者西班牙国王。法国纯出于政治上的目的,想削弱与它对抗的敌国西班牙与奥地利,以巩固自身。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法国的获胜最终迫使皇帝谈和。于1648年结束战争的诸项条款被统称作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法国得到了阿尔萨斯,可是斯特拉斯堡除外;瑞典获得了两块德国领土;勃兰登堡吞并了波美拉尼亚东部与之前归属于天主教主教的一些省份;荷兰与瑞士取得了独立。帝国中的每一个德意志邦都可以不经皇帝答应而自主宣战与议和。有关宗教方面,加尔文教徒得到了和路德教徒与天主教徒同样的地位,但凡是在1624年之前所得到的教会财产也都不需退还。
英国宗教方面的不宽容?不列颠群岛一样遭到了宗教不宽容的折磨。亨利八世力争创建并维持住一个分裂的、走中间道路的安立甘教会,还烧死了路德教徒,以及屠戮了天主教徒。玛丽·都铎则力争恢复天主教,残害与烧死了安立甘教徒与加尔文教徒。伊丽莎白与自己信奉安立甘教的继承者制定了严苛的法令来反抗天主教,还处决了很多天主教徒,同时还给不信仰安立甘教的新教诸派,比如浸礼会、贵格会与长老会的信徒们带去很多烦扰。
17世纪,为了躲避在英国所遭的残害,清教徒来到了今天美国的普利茅斯,天主教徒则到了马里兰。这个世纪中期,英国的加尔文教徒进入了激烈内战的最前线,这场内战持续至1649年,因国王查理一世的被处决而达至顶点。可是在加尔文教徒掌权的时候,他们对天主教徒的残害要比对安立甘教徒更加严酷。
火与剑?在斯堪的纳维亚,丹麦与瑞典的路德教国王们用火与剑来清除天主教。波兰与匈牙利的天主教国王们采用相同的手段来对付新教徒。苏格兰的加尔文教贵族起来武装对抗天主教徒女王玛丽·斯图亚特,还废掉了她。玛丽逃到英格兰,最终于1587年被安立甘教的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处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