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编 欧洲国家与教会中的动乱(第11/25页)

法国与南特敕令?16世纪的大多数时间,法国都被宗教战争所困扰着。在1572年,上千胡格诺派信徒在圣巴托罗缪”日被屠戮,达到了残酷的顶点。在1598年,一位伟大又开明的国王亨利四世,颁布了有名的南特敕令,停止了法国的宗教战争。敕令授予胡格诺派信徒公民权利与宗教方面的宽容。如此,法国变成了首个证明宗教差异与民族统一能够并存的国家。随之而来的是近一个世纪的和平与繁荣;可是,在1685年,另一位伟大的法王路易十四,就没那么开明和宽容了,他废除了南特敕令。所以法国再次遭到了残害与迁徙的折磨。

宗教宽容的缓慢发展?在16世纪,基督教教会分裂的直接影响就是加重了宗教方面的不宽容,引发了无数次的宗教战争。可是,归根结底,这种分裂还是起到了表明基督徒间要采取较宽容的态度的作用。渐渐的,还证明了容忍与仁爱是有可能的。可是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新近的发展?直至现代——真正是当代,宗教宽容原则才获得胜利,宗教战争才能够停止。如今普遍公认宗教属于个人自由自愿的事情,宗教宽容被当作是人类思想与世界进步的巨大收获之一。

六、基督徒的三大团体

在16世纪的新教起义之前很长时间,基督教已经存在了大分裂,也就是东方的正教与西方的天主教间的分裂。16世纪,西方天主教又分成两部分或者两个团体,一个还叫天主教,另一个叫新教。从此,三种形式的基督教同时存在——天主教、新教与正教。

天主教地区?新教起义之后,天主教主要限于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南尼德兰(比利时)、瑞士山林区、德国南部、爱尔兰、波兰、立陶宛、捷克、大部分匈牙利、南斯拉夫北部、南美、中美、墨西哥、大部分西印度群岛、魁北克与菲律宾群岛。

新教地区?新教成立于德国北部与中部、斯堪的纳维亚、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北尼德兰(荷兰)、大部分瑞士、苏格兰、英国、美国、大部分加拿大、南非与澳大利亚。

这些地区存在许多交错的地方。比如,在法国、爱尔兰、匈牙利与捷克存在少部分新教徒;在德国、波罗的海各国、荷兰、美国与英帝国诸地都仍残留着少部分天主教徒,并且人数还有所增加。可是一般来说,北欧成为新教时,南欧、中欧还是天主教。

正教地区?同时,东欧——俄国、罗马尼亚、巴尔干地区与希腊还属于正教地区,尽管其中一些地区在很久之内受到穆斯林土耳其人统治;它的另一些地区——俄国,仍有一些异端派别在发展。

基督教的共同点?天主教、新教与正教诸国还存在很多相同的地方。它们在和伊斯兰教与佛教文化地区相比时还能当作一个整体。全部基督徒都尊奉耶稣为他们的共同创教者与灵魂的鼓励者;都对圣经表示尊重,还珍视早期基督教的传统。另外,绝大部分新教徒如天主教徒与正教徒一样,留存早期基督教教会的很多神学观念,比如相信三位一体、耶稣的神性、人的腐化和由于耶稣被钉十字架而获得拯救与来世的赏罚。基督的品格与美德都为新教徒、正教徒与天主教徒所拥戴。

神学方面的分歧?新教徒与正教徒有关教皇权力的观点和天主教不一样,他们拒绝教皇的权威与管辖。在这点上正教徒和新教徒是一致的,可是在其他神学看法上,他们存在非常大的分歧。新教徒在圣礼方面进行了重大改变,他们还否认炼狱、召唤圣徒与推崇圣迹。他们提议每一个人都有权对圣经进行解释,不需要教皇或者牧师的协助而自己实行基督的旨意。对新教徒来讲,圣经与每个基督徒自己所研读的体会才是最终的权威;对天主教徒与正教徒来讲,一个充满活力的机构或者教会则是最终的权威。

文化方面的对比?在新教国家与天主教国家间,除了教义方面的分歧之外,还产生了一些社会与文化方面的明显不同。在新教国家里,修道院和它的附属学校、图书馆与慈善机构都被封闭了。在一些情况之下,宗教绘画、圣徒雕像与彩色玻璃窗户被摧毁了,还取消了教会节日。清教徒则对剧院与戏剧表示反对,他们在礼拜天的庄严仪式和欢快的节假日形成了明显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