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冲锋号的吹响(第15/18页)
最后这个议案是单独呈送给国王的。关于民团的法令还没有起草,国王对此大惑不解。他刚刚告诉议会,王后即将启程,为了缓和他们,他正式取消了控告五议员一案(2月2日)。他还应允派下议院所推荐的约翰·科尼尔斯爵士管理伦敦塔(2月11日)。他的目的是避免处理任何重大问题,直到他的力量强大到足以拒绝他们的一切要求为止。不许主教们充当上议院的议员,他只是良心上有点过不去;把民团交让出来,岂不是将全国可用的兵力全盘交给仇敌统领?但下院逼得很紧,他的枢密顾问官们也认为无法拒绝。福尔克兰勋爵常常主张妥协,姑且假定他依旧是真诚的。科尔佩珀并不是特别忠心的人,他常常为自己打算,力劝国王批准不许主教们充当上议院议员的决议案,但民团问题先不考虑。国王有些犹豫,科尔佩珀便去见王后,指出国王和她所面临的危险,以及她在赴外国途中存在的障碍。他的态度诚恳,语气迫切,很快就使她信服,也使她不再那么友好地看待主教们了。她泪如雨下,哀求丈夫考虑他们夫妇以及儿女们的安全。查理不能拒绝她,只好不情愿地让步。他心中的悔恨滋味,有点像从前判决斯特拉福德时。他授权委员们用他的名义,签署批准排斥主教案,而对民团则一字未提。2月16日,他前往多佛,王后要在这个港口登船。
他一到多佛,下议院就派人跟踪送信来。下议院议员们与科尔佩珀一样,认为民团问题远比排斥主教问题重要得多。下议院议员们已经迅速制定了法令,其中规定了统领各郡民团的将领姓名,要求国王立刻予以批准。国王借口需要时间考虑。王后登船启程后,国王在返回途中,又接到另一封信(2月25日),比第一封催得更紧。同时他知道,下议院议员们反对他的儿子威尔士亲王出国,又听说代表们指控检察长赫伯特,告他听从国王的话控告那五个议员。国王很生气,他已经作出这么多让步,还是遭到那样的怀疑,好像他的让步是出于真诚似的。他怒气冲冲地接见送信人,却未作出任何决定性的答复。2月26日,他在格林尼治看到威尔士亲王,原来亲王的老师赫特福德侯爵不顾下议院议员们的禁令,应国王之召,带着亲王到达这里。现在他对王后和孩子们放心了,就送信给下议院。他应允把民团交给下议院所派的统领们,条件是如果他觉得应该免他们的职,就可以免职,而且声明国内几个重要市镇的民团除外。后来,他不等议会的答复,就启程前往约克。3月1日,他到达西奥巴芝,议会派来的十二个委员赶上了他。议会得到国王的回信后,议决认为这个回信是明确无误的拒绝,他若固执不允许,议会只好不同国王商量,自行处理民团之事。议会还说,只有国王回到伦敦才能够阻止眼前威胁王国的祸事。议会的公文语气粗暴,好像要表示,议会知道自己的力量,并且不怕使用它的力量。国王说道:“议会的话使我惊奇得不知如何答复是好。我老实对你们说,你们送来的公文并没有减轻我的不安。关于民团问题,我曾再三考虑,我深信我的答复适合于你们所能够提出的任何公平合理的要求,也适合于我所能够提供的任何正大光明的赐予。至于要求我住在与你们相近的地方,你们扪心自问,如果能照顾到安全与不失体面,我有必要离开白厅吗?最后,我以我的荣誉向你们保证,我对于人民只祈求公道和太平。”他说完这几句话以后,继续上路。3月9日,他到达纽马克特,又有几个委员来见他。他们带来一篇议会宣言,重新综述了所有苦情和恐惧,重申他们行为的正义性,再次敦劝国王返回伦敦,与人民达成谅解。这几句坚决的话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当国王和委员们相见的时候,也流露出同样的感情。君民谈话谈得很久,很诚恳,就好像是人们面对即将来临的决裂时刻,却仍互相苦劝,力图避免最后的决裂。此时,双方显然都觉得,虽然已无和解的希望,将来的斗争已不可避免,必须下定决心奋斗到底,但双方也察觉到这场斗争将带来的痛苦,所以明知无望,却不能不作最后的努力,以阻止它的发生。不过,会议最终没有进展,委员们返回伦敦;国王继续前进,平安到达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