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一块充满矛盾和差异的大陆(第5/15页)
让我们找张地图,大致了解一下非洲目前的情况。
笼统地说,非洲可分为七个部分。我们从左上角西北部开始,这里是臭名昭著的巴巴利海岸,我们的祖先每次从北欧驶向意大利和地中海东部地区的各个港口时不得不路过此地,这里总使他们心怀恐惧。因为,这里正是可怕的巴巴利海盗出没的地方,过往人们一旦落入这些海盗手中,就意味着要当多年的奴隶,直到家乡的亲人筹到足够的钱,才能把他们赎回去。

非洲沼泽
整个地区全是崇山峻岭。这些高山揭示了为什么这里的国家仍然在照老样子发展,为什么直到今天仍未被白人真正征服。此地危机四伏,险峻莫测,遍地沟壑纵横,到处可设埋伏,抢劫团伙袭击完目标之后,便逃得无影无踪,让他们的受害者们一筹莫展。
相对来说,飞机和远程大炮在这里没什么用处。就在不久前,西班牙人还曾多次惨败在里夫人(指住在北非里夫山地区的柏柏尔人——译者注)手中。我们美国人的祖先就聪明多了,他们每年向统治这里沿海地区的苏丹们进贡,而不会拿自己的海军和名誉去冒险远征那些不许白人涉足的港口,他们在阿尔及尔和突尼斯设有特别领事,其任务就是安排他们那些被俘属下的赎金问题。另外,他们还资助一些宗教组织,目的是为了设法营救那些不幸落入摩尔人手中的水手。
从政治角度来看,非洲大陆的西北角目前可分为独立的四个部分,但四个部分全都听命于巴黎。渗透和占领的进程始于1830年,一次无关痛痒的冲突是战事爆发的直接导火索,而真正的原因是海盗,他们是西北地中海地区长久以来的害群之马。
在维也纳会议上,欧洲列强一致决定“必须采取行动”,来消灭地中海地区的海盗行为,但应该由哪个国家来完成使命呢?这就难决定了。因为,成功者就会为自己额外留一些疆土,而这样一来,对其他国家就不公平了——这是所有外交谈判过程中上都会发生的事。
就在这时,有两个阿尔及利亚犹太人(许多个世纪以来,北非的所有事务都掌握在犹太人手中)向当届法国政府提出粮食索赔,这些粮食是拿破仑时代以前他们发给法国政府的。这是旧世界和新世界的档案馆中都有材料记载的索赔中的一个案例。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以来,许多不和也都源于此。如果国家也可以像个人那样付清自己的账单,我想我们所有人就会幸福安全多了。
在关于那笔粮食欠款的谈判过程中,阿尔及尔代(671—1830年阿尔及尔、旧时突尼斯和的黎波里统治者的头衔——译者注)某一天突然发怒,派人袭击了法国领事馆。结果是法国封锁了阿尔及尔,并向阿尔及尔开火(此事或许是事故,但一旦军舰介入,这种行动就在所难免)。法国远征队横渡地中海,于1830年7月5日攻入阿尔及尔,阿尔及尔代成为阶下囚,后遭流放,战火越烧越浓烈。
阿尔及尔的山民们拥立了一个领袖阿卜杜卡迪尔,他是个虔诚的穆斯林教徒,极富智慧和勇气。他带领阿尔及尔人民坚定不移地反抗侵略者达15年之久,直到1847年才被迫投降。他投降前,法国人曾向他许诺,如果放下武器,就可以留在祖国,但侵略者没有遵守诺言,将他押到法国,不过拿破仑三世放了他,条件是不得再干涉其祖国的和平。阿卜杜卡迪尔后来隐居在大马士革,将他的余生献给了哲学研究,做了许多善事。1883年他在大马士革去世。
早在阿卜杜卡迪尔去世之前很久,阿尔及利亚的最后一次起义就被扑灭了。如今,阿尔及利亚只是法国的一个省。它的人民有权推选他们自己的代表,在巴黎的议会中维护他们的利益。阿尔及利亚的年轻人可以“光荣地”参加法国军队,但不是想去就能去的。不过,从经济角度来看,法国的确做了大量有益于改善其新成员生活条件的工作。
阿特拉斯山脉与海洋之间有一块平原,名叫特尔,盛产粮食。闪特高原因散布着许多小盐湖而闻名,是片牧业区,山坡地带越来越多地用来发展葡萄园、酿酒业,同时修建了大型水利灌溉工程,使热带水果的种植成为可能,从而可以满足欧洲市场的需求。在这里,人们还探明了铜矿和铁矿的储量,并且有铁路与地中海的三个主要港口阿尔及尔、奥兰和比塞大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