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大萌动(第33/56页)
从第二天开始,杜景伤就开始在北京的公园街巷四处乱逛,北京最大的特点是闲人多,这非常符合他的口味。象许多老北京一样,他每天出门先买份报纸,挟在腋下,遇到路边有看报的老人,他就踱过去,找机会同对方拉上话,先国际后国内天下大势论过,再把话题扯到保险上,他对每一个人一成不变的使用这种说辞:“……保险这个东西吧,很有意思的,越是需要的,保险公司越是不卖给你,比方说生病的病人,比方说遇到了交通事故的人,还有一类跟你差不多的……你别误会我这不是指你,因为身体或年龄的关系,也不在保险公司的服务之列。保险公司毕竟是公司,不是慈善机构,赔本的生意做不起的,归根到底,保险只卖给那些相对来说社会地位比较重要的人群……”这一番指槐骂桑下来,客户多半会勃然大怒:“什么?我买不起保险?瞧不起人是不是?今天我非要买一单给你看看!”
虽然这一招激将法大多数时候也并不都是管用,但是一个月下来,他还是成功的做成了两个单,数目虽然不大,却解决了他的基本生存问题。再此之后他把营销话术精心锤炼,目标选择也不是象以前那样急功近利,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培养客户对他的熟悉程度——在此之前的买了保险的绝大多数客户,都是故意撇开他买别人的,你这外地人不是瞧不起咱吗?咱还瞧不起你呢——等到客户成了朋友,他再把话术端上桌。
这一次的效果立竿见影,杜景伤很快在保险行业站稳了脚跟。
19)
这么看起来,杜景伤的事业经过小小的磨难,理应是一帆风顺,根本用不着张涵以一个弱女子的身份去搬煤气罐养活他。但事实的确如此。
实际情况是,张涵一直是杜景伤的投资者,她模仿杜景伤的营销方式,却很不成功,反而得罪了花费了很大力气才培养的为数不多的客户。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她邯郸学步,竟然忘了自己以前是怎么做的,学了杜景伤的方法后遇到客户就忍不住讥讽对方两句,尽管大脑拼命的在警告自己千万不要千万不要,这种伤人的话一旦说出口就无法挽回了,却仍然忍不住说出来,其结果是迫使客户忍无可忍的当场发作或翻脸。也许正是从她的失败学习中,杜景伤悟到了模式的不可套用性。但不管怎么说,杜景伤的业绩在上升,她的收入却越来越没有保障,这时候杜景伤找到她,向她提出了一个建议,由她提供所有的潜在客户,交给杜景伤去搞营销,成功了的话,她就在杜景伤的提成中再分成,张涵别无选择,就同杜景伤签了一份合作协议,两人正式展开了合作。
但是这个合作却差一点中途夭折,杜景伤运气太坏,在一次拜访客户的途中,他被一条八个月的圣伯纳犬扑倒了,还在他的大腿上狠狠的咬了一口。这条出生不过八个月的圣件纳犬个头高达六十公分,体重很有可能超过了杜景伤,要不然也不会那么容易的将他扑倒。犬的主人是一个光着膀子,穿着大裤衩子,外表很象板儿爷的胖子,看到自己的爱犬扑倒了一个外地人,他很不高兴的皱起眉头,骂了一句:“笨喽你别逮什么都乱咬啊,脏不脏啊!走,咱们回家吃兔肉去。”就吆喝着拉着犬走开了,杜景伤忍着钻心的剧痛爬起来,追上去还想理论一番,却被圣伯纳咆哮着回过头来,做势欲扑,吓得他一瘸一拐的掉头跑开。
后来杜景伤见过许多光膀子穿裤衩的北京老爷们,却再也没有见到那个牵圣伯纳的胖子,胖子好象是一滴水,消失在北京的人海中。可是杜景伤却为胖子的圣伯纳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圣伯纳那一口撕下了他大腿上好大的一块肉,连白色的肌健都暴露了出来,鲜血狂喷不止,在宣武区医院缝了十二针,还在病床上躺了两个星期。躺在病床上后杜景伤还不死心,企图向医生大夫推销保险,但一个连生活都无法自理的病人在专业形象上的威信不足,一单也没有做成,还被一个护士警告说:如果他再这样发神经的话,下次查房就直接把他送精神病院去了,杜景伤这才知趣的闭了嘴。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确信杜景伤没有被传染上狂犬病,医院这才允许杜景伤出院,但是医生警告他说,狂犬病菌潜伏的周期极长——长达三十年之久,建议他定期回去复诊,三十年这个数字吓呆了他,回到那间简陋的房间里,杜景伤一下子瘫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