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闯入重重机关(第6/14页)

齐君元今天过来时准备了一个大背囊,里面鼓鼓囊囊塞满了他认为需要的东西,包括他现在正从背囊中掏出的一个大萝卜。萝卜是他专门从长干寺的斋房里拿来的,因为这真的是个好东西。不仅可塑性很强,而且削雕方便轻松,想要方的、圆的、长的、短的都可以,雕花刻印都没问题。万一被困在了什么地方,这萝卜既能补充水分又能当作食物,能维持到援手到来或对手失去耐心。

一个萝卜在齐君元手中变成了五个浑圆的萝卜球,萝卜球在这里是替代循坡球用的。五个萝卜球分五个位置分别抛滚过“照天镜”,同时仔细观察萝卜球在镜面上滚动的情况。萝卜球虽然是替代品,但在这里却是比真正的循坡球还要实用。坎子行的高手就算带也只会带一个循坡球,而探查照天镜这样的坎面将球滚过坎面后是收不回来的,那么一只循坡球就远远不够了。

五个萝卜球滚过的五个区域便是齐君元刚才划分好的区域,也是他准备按斜线交叉规律走过“照天镜”而划定的路径。萝卜球滚过之后,就能将这五个局域中可能存在的凸、凹、侧斜等等情况了解清楚。而这做完之后便是第三步“理”了。

“理”是将已经探到的镜面情况进行整理,找出踩踏之后不会带来坎面变化的点,然后梳理出一条路线来。交叉斜行也好,弯转曲折也好,进进退退也好,总之最后的目的地必须是在“照天镜”的那一边。而且除了路线外还要根据每个落脚的点位理出一套步法,或蹲或跳、或扭或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步的平稳。

第四步就是“记”,记住已经梳理好的路线和步点。因为在接下来走过“照天镜”的过程中,将不能再用眼睛看路。目光要始终保持游离、分散的状态,这样才不会被镜面带入视觉误差和动作误差。但是又不能闭眼而行,至少要用余光辨别大方向,同时还要注意周围会不会有突袭,过程中会不会还有未曾发现的实际障碍。

前面三个步骤齐君元做到位之后,最后一步对于其他几个人都算不上难事。在离恨谷中学习刺杀技艺时,快速强记也是必须训练的项目之一。因为不仅是过坎面,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刺活儿中有些刺局是完全设计好的,一步一式、距离位置等等都必须记住,然后严格按照实施。也有一些多人配合的刺活儿,刺局步骤是临时策划而出的,每个人都要快速记住自己要做的事情,出手时机等等信息。所以齐君元盘算出的路线、步法虽然很是繁杂,但范啸天他们都很快清楚地记住了,并且紧随齐君元身后迈步、折转、蹲跳闯过了“照天镜”。

穿石坊

过了“照天镜”之后,齐君元没有马上继续往里走,而是在坎边蹲下来,用手摸了摸那些晶石的石头缝。然后又在经过一个花坛时顺便探头往里面和花草灌木下看了看,然后才继续往里走。

没人知道齐君元过坎之后为什么还要再看一看,也没有人关心他为什么还要在此踌躇片刻。这是因为他们到现在仍是丝毫不知齐君元下一步的计划,否则的话,他们也会在这里好好查看一番的。

没多远就是“穿石牌坊”了。有人说,“震魂桥”的主要作用是想把闯进来的人吓回去,“照天镜”的主要作用是让人举步维艰知难而退。但如果有人闯过了这两道坎面儿,那就说明来的是高手,而且此来是有准备、有目的的。所以第三道的“穿石牌坊”便再不容情,这是一道杀坎,要将所有企图闯入的人砸死在这里。同时它还是一道消息,机栝上暗带信线,可以通过暗埋的竹管启动下一处机关布设段的示警信号,让下一处把守的坎主或操杆早做准备。

也就是说,进入“穿石牌坊”后才是真正进入了秦淮雅筑,解坎破兜的对决从这里才是真正地开始。

“穿石牌坊”是一道极具威力的机关,但由于使用的材料粗重庞大,所以它却算不上非常巧妙的一道坎面。齐君元一眼就看出了“穿石牌坊”的设计技法、杀伤特点与离恨谷的兜子“石神守山”相似,而且从变化动作上还不如“石神守山”灵活、精确。

但是齐君元偏偏在这道坎面前僵立了很长时间,迟迟不敢动手破解。这是因为“穿石牌坊”的机栝上暗带信线,一旦坎面动作,下一段坎面附近的守卫和操杆就都知道有人闯入了,如果再将信号继续往里传,很快秦淮雅筑里的每一个人都会被惊醒。而齐君元这次设计的刺局中,至少是要悄无声息地过了“鬼肠子”十九个结上的第一个结,才能让秦淮雅筑中的人发现他们已经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