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闯入重重机关(第8/14页)
“穿石牌坊”共有四立柱八斜撑。八斜撑中中间两对大一些,两边的两对偏小一些。这是因为中间的牌坊立柱要比两边的高出许多。齐君元瞄准了,他要在中间的两对大斜撑上下手。
道理很简单,斜撑不动或没有按要求动到位,那么它所固定的柱子就不能完全斜倒下来。而牌坊顶上的横石和坊顶也就无法按要求的距离和位置砸拍下来。
齐君元就地取材,从脚下路面上撬起了两块铺路石。然后往朝向外侧的两根斜撑杆根部各扔出一块,铺路石正好卡在斜撑杆与地面的夹角中。这样做是要在牌坊变化动作后将斜撑挡住一个下落的角度,让两根斜撑杆无法达到贴住地面的程度。而斜撑杆无法动作到位,势必会影响穿石牌坊整体动作无法到位。也就是说,斜撑杆无法完全倒下,牌坊也就无法完全倒下。
牌坊无法完全倒下,牌坊的动作方式就会有所变化。由下砸变成对合、挤拧,那样试图从中间找到可行道路的人依旧难以幸免。这一点齐君元也考虑到了,他准备旋抛出钓鲲钩,让钓鲲钩带着犀筋索将中间两根主支柱与两边的侧立柱缠绕住。这样即便出现对合、挤扭的动作变化,在犀筋索的绑带下,至少可以延缓它的动作速度、延长它的动作时间。
启栝启动了,牌坊本体也动作了,那么信线就不会报警。而牌坊虽然动作了,却无法动作到极限位置,这样就会在启动之后的坎面中留出一些空隙。另外犀筋索缠绕住主柱和边柱,可以延缓牌坊变化动作的时间,齐君元他们几个人就可以抓住时机从制造出的空隙中快速通过。等“穿石牌坊”挣脱犀筋索时,他们不但已经过了坎面,而且齐君元此时正好可以收回已经被牌坊挣脱松落的犀筋索和钓鲲钩。
想到了就要做,因为只有做到才能体现想到的价值。齐君元撒出了钓鲲钩,钓鲲钩带着犀筋索旋飞而出,在牌坊主立柱与旁立柱之间绕了两道。犀筋索虽然是由好几根无色犀筋捻成的,但是和构成牌坊的大石块相比还是显得太细太细,感觉牌坊只要稍稍一动就能挣断。
“你们先过去,注意力集中。我也不知道哪里是启栝,你们一旦触到启栝牌坊就会动作。我先在这里吊住索儿,让牌坊动作稍稍迟缓一下,这样你们才有机会通过。”齐君元做好准备后对其他人说。这一回他不是要别人跟在自己后面了,而是要别人在他前面先走。这让范啸天他们不由有些犯怵,心想莫不是这一坎齐君元自己也没有闯过的把握,所以让别人先去趟一下。
“快点,动作利索些。一旦牌坊启动,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从可行的空隙中穿过。”见大家在迟疑,齐君元开始催促了。
最终是唐三娘率先走向“穿石牌坊”的,这倒不是她比其他三个男人更有勇气和胆量,而是她比别人更加信任齐君元。
齐君元也没有制止唐三娘第一个往前走,而其实他也认为,唐三娘带头过去是非常合适的。
启栝是三根和石头颜色完全一样的细丝,就排布在牌坊石头基础的位置,正对着牌坊上端的横梁和坊顶。三根细丝的作用完全一样,都是用来启动牌坊动作的,而且只需要其中一根被触碰到就可以了。之所以连续排列三根,其目的是要闯入者不管采用怎样的步法都会触碰到其中一根,“穿石牌坊”在此处是个必动的坎面。除非有高手真的能将三根细丝都解脱,让其端头牵绊住的扳机复位。而真要是那么做了的话,扳机一复位,便会带动信线,消息装置动作,里面的人立刻便会得到通知,知道有高手闯入了。
而齐君元的方法看着虽然有些笨拙、蛮干,很是冒险,但正所谓艺高人胆大,只有高手中的高手才会采用这样的方法。他的方法不会制止牌坊动作,也不会让扳机复位,却可以减缓牌坊动作的幅度和速度,留出一个可以快速通过的空间和时间差。
这一回齐君元让别人先走,是因为先走的人闯过的空间裕度可以更大,危险性也更小。而最后闯过的人再通过时所余的空隙已经很小,说不定就会正好被哪一块改变原有动作方向的大石砸住。唐三娘第一个过去的确是最为合适的,几个人中她的技击功力应该是最弱的,反应能力相对也是最差的,所以应该在牌坊动作后留有最大空间裕度的状态下首先过去。而且在齐君元今天的计划中,唐三娘的作用也要远远大于其他三个人,所以她也应该是其中遭遇危险最小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