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王道之剑(第14/23页)
方冀看到这两个地名,不知为何心中一阵悸动,暗中对自己道:“宁德,就是这里了!”正要开口说话,忽然一个念头闪过脑海,停了一下道:“有了这幅地图,咱们可以细细挑个最佳处,做为大师父的长期隐地,决定前恐怕还要有人实地去仔细勘查布置,也不急在此时决定。倒是廖大人带出来的三幅地图,能不能让老夫临摹着复制一份,原本还是藏廖大人处,摹本就给老夫和章指挥来细细琢磨。”
廖平道:“本当如此,明日便请章指挥还有郑芫、朱泛两个年轻人帮着一齐临摹复制。”方冀道:“如此甚好,大师父的安全便如此处理。咱们再谈谈招兵买马的事……廖大人有何想法?”廖平道:“这桩大事咱们绝对要机密地进行,如今朱棣气焰正盛,一个走漏便有杀生之祸,且会殃及无数无辜之人,是以开始时知道的人愈少愈好。金焦金大人有个想法,是否便请金大人先说一说,大家帮忙琢磨一下是不是可行。”
金焦压低了声音道:“刚才锦衣卫的于兄弟说得好,‘找间庙’,我说多找些,咱们招兵买马便在这些庙里进行。”他才说到这里,魔剑伍宗光拍手道:“妙啊,俺行走江湖常在庙里借宿,自民间起义抗元以来,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朱元璋曾为和尚之故,庙中拥有僧兵似是稀松平常之事。在各地寺庙里练兵,他妈的金大人你是个天才。”
金焦见伍宗光方才和自己意见不合,这时觉得是好主意,立刻大声叫好,这和官场上的遮掩世故、曲折深沉大异其趣,他一面向伍宗光点头致意,一面暗忖:“江湖人有江湖人的可爱,他们常常自我形容是‘一根肠子通屁眼’,讲的虽然粗了点,确也传神。”
他继续道:“伍护法说得不错。洪武以来,天下许多寺庙拥有僧兵,主要是当年兵荒加年荒,许多僧人都没有施饭可吃,便干脆加入了抗元义军。等到天下底定了,不少人回归寺庙,一面青灯古佛忏悔战场上杀戮作的孽,一面也为丧命的同袍念经超生,于是寺庙中拥有僧兵成了一时风尚。我打听到大江南北一带寺庙,尤其是临济宗的寺庙,许多都有僧兵,而且都极为支持皇上,一方面是因为皇上乃洪武帝钦定的继承人,一方面支持皇上的施政。是以愚意便以这些寺庙为基地,咱们慢慢增加人马,慢慢按册寻找仍在部队里或隐在民间支持皇上的军官,着他们削发为僧,到寺庙里去组训僧兵,以图复兴。”
在座丐帮和明教诸高手听了这一段,不禁面面相觑,乍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其整体思维确实有创意,也确实可以试着操作,慢慢壮大。大伙儿对这两个纸上谈兵的书生大为刮目相看,章逸首先道:“金大人这主意确实想得巧,但是寺中练兵,数量毕竟有限,如何抵挡朱棣数十万大军?”于安江此时又冒出一句:“要是僧兵都是武僧就好了。”
众人又是一怔,朱泛拍手叫好道:“若是真能在天下各寺庙中暗藏僧兵,咱们丐帮可以派叫花子混在庙口,白天凑热闹,晚上庙门关了便传授僧兵功夫。咱们的功夫要简单易学,近身搏斗有效。咱们也不奢求,只要练过功夫的僧兵一个能抵朱棣的兵士三、五人就成,全国大小庙里要是训练他三万个和尚,打起架来便抵得十万大军。咱们也学那朱棣的法子,那里也不打,以免打草惊蛇,一声令下,忽然四面八方、成千上万的和尚直攻南京,攻下南京头一桩事便把朱棣砍了,替天下无辜被屠的人报仇。第二个便把那道衍和尚砍了,他妈的那和尚躲在朱棣后面使坏,我早就看他不顺眼……”
他还待讲下去,郑芫打断他道:“你见都没见过这道衍和尚,怎地看他不顺眼?”朱泛道:“俺听你说的,已经生气很久了。”
方冀挥了挥手,大伙儿安静下来,他在心中整合了大家的意见,然后道:“各位所言皆有其理,有些难以兼顾并行,但也并不相互冲突。我瞧这样吧,咱们回去之后,分头进行。我这边要在沿海寻到一个最佳之地,供大师父长隐,又于必要之时可方便乘船离开中土;寺庙藏兵之计首在组织优秀军官,便请廖大人及金大人负责联络进行;安排丐帮高人入寺教练功夫之事,待僧兵组织之事有了眉目便可开始办理。二位大人在隐居之地要与丐帮密切联系,请丐帮派高手就近保护,并随时报告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