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神农试药(第5/22页)

祁奂心中纵不乐意,也只得答道:“丁家勇于捐输,应该,应该。”那王金丰原有一肚子的愤恨,这时见丁老爷子一句话便捐了一万石麦子,心中不得不生了几分佩服之意,瞪着丁老爷子的双眼中恨意也消了一些。

铁铉想不到办完了公事回邓州老家一趟,在南阳酒楼碰上这一场地方商家的斗殴,竟然白白得了一万石的粮食,正好补上了河南筹粮的缺口,心中的喜悦形诸于色,盛赞丁老爷子之余,忍不住问道:“丁老爷子,你从去年陆续进了两万石粮,丁家原来又不是做粮食买卖的,你有那么大的粮仓来存放么?”

丁尔锡笑道:“丁家那有两万石的粮仓?但南阳一地有回族六七千户,加上蒙古族,总数达到万户,咱就分存于族人家中便了。”

铁铉知道,中土的蒙族、回族等外来族人在联手对外时十分团结,丁家既是南阳大富商,平日对族人的公益需求定然出钱支持,是以大伙儿都愿帮忙,居然不用建造大粮仓,就解决了两万石粮食的屯放问题,着实了不起。他忍不住赞道:“丁家与族人平日相处一定有情有义,才能与上万户族人建立起如此互信,实属难得。铁某报请朝廷褒奖,从此丁家在地方上是楷模之家,地方官府有保护之责,再也不必烦恼被人欺压。铁某倒是有句建言,不知丁老爷子听不听得?”

丁尔锡忙道:“铁大人请吩咐,丁某洗耳恭听。”铁铉道:“回、蒙族人团结互助,固然值得嘉许,但外来诸族人等既已在中土定居,便该自许为华夏臣民,多与当地汉民和睦相交。大伙儿不分族别,互相帮助,一起过好日子,岂不是好?便是生意上也可以商量合作,谋求共荣共利,何必弄得刀剑相向,流血街头?丁家尔后既是地方楷模,铁某甚望丁老爷子能带头走出族群隔阂,善莫大焉。”

丁尔锡闻言,立刻走到王金丰面前,长揖到地道:“金丰兄,多有得罪,尚请包涵。今后咱们生意上可以好好谈一谈,好比玉石宝石的买卖,丁家主外,金丰兄与其他几位同业主内,咱们来个联营,把生意做大,从南阳走到大江南北,从南阳走到西域诸国,岂不是好?”

那王金丰听到这话,心中的气愤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对丁老爷子的度量及见识油然而生钦佩之意。只是钦佩之心一起,惭愧之情便随之而来。想起自己居然仗着是知府大人的内亲,又练了几年把式,就到人家私宅里绑人,行为有如土匪,便红着脸不住点头作揖,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傅翔和阿茹娜见这两人脸上血迹犹在,却已化干戈为玉帛,不禁对那铁铉甚是佩服。傅翔心想:“朝廷有铁大人这样的好官,实是天下百姓之福。”阿茹娜则想:“但愿天下各族确能如铁大人所言,大家和睦相处,不再争战。”那南阳府的祁知府却暗道:“这铁铉从山东来到河南,在我的辖地上管事,大剌剌地便如处理他的家务事一般,实在可恶。不过他三两下便把火爆的小舅子摆平服气,倒也有些本事。”

铁铉见此事的结果是两相欢喜,心情更佳,便对傅翔道:“还没请教小哥的大名。”傅翔道:“小可方福祥,这一位是乌茹女大夫。”他指着阿茹娜介绍,接着道:“铁大人处理这场族群械斗,举重若轻,争执两造无不心悦诚服,在下好生钦佩。”

铁铉连忙拱手道:“原来是方兄弟,多谢适才出手相护。铁某虽姓铁,头壳颜面可不是铁打的,若非兄弟你接住那两颗飞石,铁某早就头破血流了。”

王金丰听到这对话,方才消退的怒气又回到胸中,暗道:“好啊,原来这小子不是铁大人的随从,你凭什么插手管咱们的事?接了俺的飞蝗石还打伤俺,小子你横啊!”但他马上想到,傅翔反手掷回的飞石疾如流星,准如神箭,自己闪避都来不及就已被打伤,便泄气了。他用力哼了一声,喃喃自语道:“看在已经和丁老头和解的分上,你这小子得罪俺,俺就大人大量不计较了。”

铁铉对祁奂拱手道:“祁太守,铁某便借贵府纸笔,写一封奏请褒扬的文书,立时便请刘侍卫他锦衣卫的同仁派快马急送京师。”那刘侍卫应诺了。

傅翔道:“原来刘侍卫您是锦衣卫?”刘侍卫道:“小的原在京师锦衣卫当差,这回侍候铁大人到山东任新职。方才那个姓沙的回回说,他的亲哥哥沙九龄在锦衣卫当官,此话确实没有错,沙九龄是章逸章指挥新组成的锦衣卫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