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不思量(第6/14页)
日晴则歌会迟。左方既迟,右方先进盆景。盆景以沉木为山,以镜为水,浮以沉木之舟。银制河龟二。龟甲内夹色纸,上书和歌。花足以沉木制,金色。浅香木为座。覆以柳及鸟形之刺绣。垫浅缥绮……
高贵华丽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
左方的典侍着红色樱袭唐衣,配纱罗的褶裳;命妇和藏人着红色樱袭唐衣,配上淡下浓的紫裳。而右方则一身青绿。
左方的盆景台,是浅香材为底托,以沉香木做花足案承载,不是用单一材料做成。
与左方重视材质木纹及颜色相对,右方着重强调香木的珍贵。而且,材质的色调,右方以青色为主。
左方盆景的遮盖,花纹与底托相同,是苏木红的浓淡混合的花纹绫,绣有紫藤枝和五首草书的和歌。
右方的遮盖用与底托相同系统的青裾浓花纹绫,绣柳枝,也遵守花纹与色调的统一和对比。紫藤对柳枝,左右方均使用了与本次歌会题目相关的刺绣,可谓用心良苦。
这些盆景的底垫,左方为紫绮,右方为浅缥绮,这里也维持了左红右绿的色调。
左右方的盆景以埋石为山,以镜为水,这点是相同的,但左方的盆景中站立着银鹤,右方的盆景放置了银龟,旨趣各不相同。
左方盆景的旨趣,是站立的银鹤嘴衔迎春花枝条,花朵以黄金打造;与之相对,右方的银龟夹着色纸,上书和歌。
左右方都依据题意,将咏花的和歌夹在盆景的花木中,咏鸟的和歌衔于鸟嘴,咏恋情的和歌置于渔舟篝火。
金、银、紫檀,用当时最昂贵的材料,极工艺之精妙,再加灵动的巧思,制作了这样的盆景。
就这样,日暮时分,点起篝火,享用着美酒佳肴,开始了歌会盛事。
歌会最高潮时,发生了两件事。
其中之一与源博雅有关。
博雅是右方的讲师——也就是说,他被右方选为朗诵和歌的人。
这时候,博雅居然弄错了要朗诵的和歌。
以莺为题的和歌要朗诵两首,但博雅跳过了一首,朗诵了下一个题目的和歌,是咏柳的。
和歌竞赛规定不允许重来。
“失序者为负。”
因为担心次序弄乱,读错的、漏读的,两者均视为负。
殿上日记有载:白玉缺,仍可磨。夸日之谓也。
《诗经》上有这样的话:白玉即便有欠缺,仍然可以打磨,但说话有错误,就无可挽回了。这话就像是说今天发生的事啊——博雅这样评价道。
博雅此时一定相当狼狈,直冒冷汗吧。
另一件事,发生在歌会最后对决之时。
左方壬生忠见的和歌,与右方平兼盛的和歌实力相当。
连担任裁判的藤原实赖也难分优劣。
忠见所作的左方和歌为:恋情未露人已知本欲独自暗相思兼盛所作右方的和歌为:深情隐现眉宇间他人已知我相思题目是《恋情》。
这是最后第二十首的较量。
藤原实赖抱着胳膊沉吟之时,左方的朗诵者源延光又大声念起来:“恋情未露人已知,本欲独自暗相思……”
于是。右方的朗诵者源博雅以盖过源延光的音量吟诵己方作品:“深情隐现眉宇间,他人已知我相思……”
但是,无论怎么使劲,依然难分高下。
实赖为难之下,上奏天皇。
“两方所作和歌均极优秀,实非臣能断言一方为胜、一方为负。”
但是,圣上毕竟是圣上,不会说“那你就判双方平手”
这样的话。
“实赖呀,我明白你的意思。双方的作品都很好。不过。即便这样你也要分出胜负啊……”
“俱为佳作,仍须裁定。”圣上说,你还是作个决定吧。
担任裁判的左大臣实赖被难住了,无奈之下,打算把裁决的职责让给右方的大纳言源高明。
“高明大人,您意下如何? ”
源高明大纳言一直弯着腰。脸上堆着殷勤的微笑。就是不吭声。
这期间,左右两方的人此起彼伏高声朗诵着本方的作品。
实赖一直在窥探圣上属意于哪一方,但却一无所获。
一想到万一自己的选择与圣上的意愿相左。他就无法拿主意了。
但是,此时圣上正小声嘀咕着什么。实赖竖起耳朵偷听,天皇似乎是在念叨着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