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第5/10页)
官家心想,少宰寇赈真是懂得察言观色。为支持“艮岳”修建而进行的“花石纲”工程,就是寇赈和内侍邬童想出来的。邬童最近在西北指挥定西军同祁里人作战。此二人忠心耿耿,官家不会忘记。
这里还有夜莺,每晚都能听见鸟叫。不过很可惜,去年冬天有些夜莺死掉了。今年冬天要把它们都关进屋里,好让这些鸟儿能熬过寒冬。寇少宰向官家保证,更多的夜莺正在送来的路上,这些鸟儿来自更暖和的地方,将用动听的南音为官家的园林增色不少。
官家心想,寇少宰真是会说话。
宰相杭德金,官家幼年时的先生,两朝元老,年事越来越高了。这又是一件让官家忧心的事情。所谓悲秋,就是这样的情绪。不过,正如卓夫子所言,死生事大,世间万物概莫能外。凡人怎会长生不老呢?
说起来,“长生不老”,也确实值得为之努力。官家一直遵循另一项皇室传统,每天都要服用一剂丹药,这丹药是秘道教的炼丹道士专门为他炼制的。寇赈经常说,自己有多希望这丹药能起效。
这些秘道教的道士是寇赈引荐入宫的。他们的头领曾经做过几次法事,在烛光中招来先帝的灵魂。先帝赞赏官家治国有方,并且认可修建“艮岳”的工程,以及为皇室典礼重新创制的礼乐。
典礼上用到的乐器也经过改造。先帝之魂说,量官家左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手指的长度来制作乐器,这个绝妙的想法正符合天人合一的道理。
先帝的这些话深深地留在官家心里。他记得那晚自己差点流下眼泪。
说真的,官家的才智不在治国上面。修改税法、治理村庄、招募士兵、整训军队、选贤任能、收租放贷,这些皆非官家所长。
不过官家的确对科举考试十分上心,他还曾亲自为考试出过题目。官家喜欢身穿黄色袍服,在举行殿试——科举考试的最后一轮——的那几天主持典礼。
从早年起,早在他登基之前,官家就有很高的书画造诣,并为世人所瞩目。官家知道自己的志趣所在,也从不矫饰。当初他想坐上龙椅,只是因为龙椅就摆在那儿,并且唾手可得。可他的才情却属于另一个国度。
当然,身为皇帝,他也尽到了自己的职责。他育有很多子嗣,并且让他们学习道家与卓门的学问。他依照内侍省的安排,每天临幸后宫妃嫔,早上一个,夜里两个。官家尽职尽责地忍住高潮,只有在临幸年少的处女时,才会依照秘道教的指导达到高潮。道长说,这样,女子阴精才能起到固本培元之效,而不是官家的元阳被女子吸走。
这同样是官家的职责与担当。官家的精力越强,则奇台越强。官家有德,则奇台有德。
官家认真地遵循皇室的每一条规矩。
太后听政时期真是一段难熬的日子。后来官家亲政,又重新采取先帝时期的治国方略。官家还在西北讨伐忘恩负义的祁里,因为(据说)这也是先王的遗愿。官家也的确时常过问战事进展。不过对官家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臣子忠良,只有这样,官家才能够即使身在园中,浩荡皇恩也照样布施海内。除了身为皇帝的职分所在之外,官家龙体安康,官家精力旺盛,也会影响整个奇台的和乐安康和精神面貌。
就在几天前,就在这座亭子里,面对这座新的湖石假山,寇赈发表了这样一番见解。
这间亭子已然成了官家的最爱。官家前阵子在这里画了一幅小品,画的是一片春天景象,上面有一株开花的竹子,一只黄鹂,还有蓝色的群山。当初寇少宰对这幅画大加赞赏,官家决定把它赐给少宰。
官家的墨宝是整个奇台最炙手可热的赏赐。
当时众位大臣一起欣赏这幅作品,众人都说,杭太师没办法欣赏画中细节,实在是一件憾事。寇赈暗示说,太师年老体衰,正如绚烂春色终究要被肃杀秋冬所取代。像“艮岳”这样的园林,身在其间总能有些这样的体悟。
每个人都说,这里堪称人间仙境,让人心醉。兴建园林的目的,就是要再造一个缩小的奇台帝国。大臣们说,正如官家的龙体安康与德行高尚自有老天护佑,这片囊括了奇台江山社稷的园林,也能够保佑帝国山河完整,社稷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