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理士城堡 第九章 大集会(第4/8页)
“真是太好了,我一直想找个理由到储物室里去整理整理的。安妮,过来!”
这时,从一扇我没注意到、藏身在壁炉后方的门内,走出一位脸色犹如冬日苹果的矮个子中年女侍。
吉莉丝下令:“你先带比彻姆小姐到楼上储物室去,然后帮我们取桶泉水过来。听好,要从泉水那儿取,不要广场上的井水。”接着她对杜格尔说:“我手边有答应过要给你大哥的药酒,你跟我到厨房去一下。”
我跟着屁股像南瓜的女仆登上木阶,走进一间出乎我意料、又深又长又高、通风良好的阁楼。跟这屋子的其他地方不同,这房间配有可打开的窗子,虽然此时窗子为了抵御湿气而关着,但仍比楼下时髦但阴暗的大厅多点光亮。
吉莉丝显然深谙草药师事业的经营之道,房里配有衬上纱网用来干燥药草的木架,小壁炉上的挂钩可用于烘干药草,沿墙还有开放式的橱架,架面上的孔洞可以让空气循环流通。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正在干燥中的罗勒、迷迭香和薰衣草的辛香宜人气味。房间一侧摆着一张颇具现代感的长桌,分门别类的研钵、捣杵、搅盆、舀匙在桌面一字排开,每个都干干净净,不沾一丝痕渍。
吉莉丝过了一会儿才出现。她气喘吁吁红着脸爬上楼,笑着准备用整个下午来捣药和聊八卦。
外头开始下起小雨,雨滴飞溅到长窗上,屋内的小壁炉微微燃着小火,非常舒服。我很享受与吉莉丝为伴,她舌尖嘴利,想法辛辣讽刺,跟理士城堡内的女人们腼腆可爱的个性大相径庭,而且就一个小村子里的女人而言,吉莉丝显然受过良好教育。
她还知晓理士城堡和村子内外近十年间的大小丑闻,也不断告诉我有趣的故事。不过,奇怪的是,她没有开口问关于我的事情。也许这不是她的风格,也许她会从别人那儿找出她想知道的答案。
我留意外头街上传来的吵闹声已有好一会儿了,本以为那是周日弥撒散会后的村民喧嚷。教堂就坐落在街尾的水井旁边,而这条大街从教堂开始延伸到广场,再从广场展开成扇形的小巷小径。
事实上,在前往铁匠铺的途中,我就幻想着从高处俯瞰村子。这村子的模样就像人的前臂和手掌:大街是桡骨,沿途分布着各行各业的店面,还有小康居户的住家;圣玛格丽巷是尺骨,这是一条与大街平行、较窄小的街道,有铁匠铺、制革铺,以及其他较不光彩的店面和商铺。村子的广场就像我见过的所有广场,一点都不方正,不过是个轮廓粗略的长形空间,这里则构成手部的腕骨和掌骨,几条盖了屋舍的小巷则形成手指指骨的关节。
一如官员住所应有的派头,邓肯的宅邸就坐落在广场上,这里不仅方便,也彰显了地位之尊。不管亚瑟·邓肯处理的案件是出于公众利益还是法律所需,广场皆可作为判决之地。杜格尔解释,广场也方便对人犯“上枷示众”。他们在广场正中央的石头基座上装了一个外观朴素的木头装置,旁边有根木桩,而这桩柱的用途颇为多样,可以是鞭刑柱、五朔节花柱、旗杆,或者用于拴系马绳,视需求而定。
外头的吵闹声更响了,而且彻底失序,完全不像是刚去过教堂、正准备回家吃饭的人该有的声音。吉莉丝不耐烦地大叫,把瓮搁到一旁,开窗去看这叫嚣声到底为何而起。
我走向窗户,站到她旁边,看到在理士城堡和村子里任职、身材矮胖的贝恩神父,领着一群为了到教堂而穿上长袍、大衣、外套、软帽的群众。他押着一个年纪约莫十二岁的男孩,从男孩身上破烂的格纹裤和发臭的衣服来看,他是某个皮匠家的小孩。贝恩神父抓住男孩的颈背,不过这动作有点难以维持,因为实际上男孩的个子比抓住他的贝恩神父还高。众人隔着一小段距离尾随他俩,纷纷大声指责,好像闪电过后的隆隆雷声。
我们在窗边看着,贝恩神父和那男孩走进屋子,消失在我们下方。群众仍然聚集在门外,相互推挤,低声众口纷纷。几个胆子较大的人还将脸贴到窗边,想偷瞄屋内状况。
吉莉丝关上窗户,阻绝了底下巴望着的人群喧哗声。
“很可能是偷窃的缘故,那是制革匠的孩子。”她走回草药桌边,简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