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夜】目竞(第7/11页)
第一次玩大眼瞪小眼的隔天,礼二郎发烧了。他病了一阵子。
躺了三天。发烧时,不知为何家人一直给他桃子吃。烧退了,可以喝粥了,总算觉得恢复的时候。
走,去观鱼室……
父亲这么说。
如今回想,那或许是父亲看到儿子大病初愈,难得消沉,出于关怀的提议。虽然也有可能不是这样,只是父亲自己想看鱼而已。想想父亲的个性,礼二郎觉得应该是后者。
他觉得很烦。他不想去人群里。
他不想看到不存在的东西。
如果那些东西里又有他自己的话……
可是。
观鱼室有鱼。
鱼眼就像一个洞,空洞,清澈……
棒极了。这很好,只要有鱼眼就好了。
好想要鱼的眼睛——礼二郎心想。
3
肯定是鱼眼吧——关口说。
关口是礼二郎求学时代认识的朋友。准确地说,是小他一届的学弟,不过成人以后,就没有学长学弟可言了。
“既然叫鱼眼,那不就是鱼眼吗?你白痴吗?”
不是啦——关口用含糊不清的声音咕哝说:
“是像这样,可以看到全方位的鱼眼。而影像不是会扭曲吗?”
“我说你啊,那是镜头吧?”
“我就是在说镜头啊。”
“你是真傻了吗?我说的是鱼,鱼的眼睛。”
我知道啦——关口说,却被中禅寺一句“你才不知道”给盖了过去。
中禅寺也是老朋友。中禅寺与关口同年级,所以年纪应该比礼二郎小,但从学生时期开始,礼二郎就不觉得他是个晚辈。
关口把那张有气无力的脸转向好辩的朋友说:
“为什么?就是模仿鱼的眼球构造制作的,所以才叫鱼眼镜头,不是吗?”
“不是。”
“不是吗?”
“不是啦。那只是人们猜测人类像鱼那样从水中仰望水面上的景色时,大概会是那样,所以把它命名为鱼眼镜头而已。那种扭曲完全是水的折射率问题,跟鱼没什么关系。”
果然是以人为基准啊——礼二郎说。中禅寺冷淡地应道:
“因为是人在用的东西啊。要说的话,一切都是以人为基准。倒是关口,你知道什么是原色吗?”
“当然知道啊,红黄蓝,对吧?是纯粹无杂质的颜色。”
真是个差不多先生——中禅寺露出嫌恶的表情说。
“亏你还曾立志要念美术,居然做出这种回答。的确,相减混色的情况,是magenta、yellow和cyan,翻译过来,或许是接近红黄蓝没错……不过日文翻译不太固定。真要说的话,是紫红色、柠檬黄、水绿色比较正确吧。相加混色的情况,则是红绿黄。”
“什么相加相减啊?”
“也就是说,以相同的分量混合就会变暗、变成纯黑色的,就是相减混色。像颜料就是。反过来说,混合在一起会变亮、变成纯白色的,就是相加混色。把相同强度的红黄绿光重叠在一起,就会变成白光。所谓原色,是只要混合在一起,就可以调出所有的颜色,但其本身是无法被调制出来的。magenta和cyan混合在一起可以调出紫色,但凭这两个颜色的组合,绝对无法调出yellow。就是指这种色。”
“这又怎么了?”
“所以啦,人的眼睛只能识别出三原色的组合,但其他动物并非如此。也有些动物无法识别出颜色。而鱼的话,似乎是四原色。”
“是这样吗?原色不是天然自然之理吗?不是固定的吗?”
“只是人类看得到的原色有三种罢了。”
所以才说一切都是以人为基准啊——中禅寺说。
无聊。
礼二郎说,中禅寺应道:
“因为我们是人嘛。唔,人类是靠角膜进行焦点调节,但鱼的角膜折射率似乎几乎和水相同。鱼身在水中,所以无法任意调节,因此似乎是靠着前后移动水晶体进行调节的。可能因为这样,鱼的水晶体形状接近球状。”
是圆的呢,礼二郎说。是圆的,中禅寺复述一遍。
“鱼好像也不会移动虹膜来调节光量。大部分的鱼,瞳孔是完全扩大的。我们常用死鱼的眼睛来做比喻,但或许活鱼的眼睛与死人的眼睛很相似。”
“这样比喻鱼太可怜了!”
同情鱼的人也真罕见,关口说。你一只猴子懂什么?礼二郎应道,在榻榻米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