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代县长震怒传蓟原 煤矿惊现无名尸体(第11/14页)

周伯明的嘴巴张了张,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事实上,书记杜万清说了假话。

蓟原县的财政情况,怎么说呢,在衢阳市下辖的十七个区县里是最好的,主要是沾了煤炭资源的光。财政上有钱,管钱袋子的财政局长周伯明平时就牛皮烘烘的,除了县上的主要领导,其他副职,除了跟他穿一条开裆裤长大的常务副县长黄志安,他一概不放在眼里。

杜万清心里非常清楚,这些局长手里面的权力太大了,分管的常委和副县长根本就指挥不动他们。李明桥一心要调整这些局长,原因就在这里。但杜万清还是否决了李明桥的意见,他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动干部。他今年58岁了,老了,头发都白了,他这个县委书记也当到头了,再坚持个一年半载他就该解甲归田,彻底退休了——一个快要退休的县委书记,为什么非要给自己树一大堆敌人呢?李明桥不一样,人家年轻,三十五六岁,正是干事业的时候,加上又有翟副书记在背后力挺,是很容易干上去的。年轻人有闯劲和开拓精神这没什么不好的,他杜万清当年也年轻过——但蓟原的情况特殊,一些不该招惹的人,最好不要招惹。杜万清很想告诉李明桥一句话,要爱护自己的政治羽毛,不能轻易让自己折了翅膀。但这句话他没有说出来。杜万清看得出,在自己否决了李明桥的意见之后,李明桥的面部表情中流露出了相当程度的疑惑和不快。但杜万清不想解释什么。有些事情是没法子解释的。当李明桥失望地离开他的办公室的时候,杜万清也曾产生过一瞬间的犹豫,怀疑自己的决绝态度会不会挫伤年轻县长的积极性,但这个念头只是在脑子里一晃就过去了。

就在上一周,李明桥主持召开了一次县长办公会议。会上,他明确提出今后所有的财务行政性支出,无论多少都要由他这个县长一支笔签批。李明桥这样做,等于把其他副县长手上的财权一股脑收了回去。这件事情,杜万清也是事后才知道的,李明桥不但没有跟他通气,而且压根就没打算征求他这个县委书记的意见。这让杜万清的心里多少有点堵,不大痛快。他之所以告诉财政局长,李明桥这样做是经他同意了的,原因是他不想再助长财政局长周伯明的嚣张气焰——都把财政局开成自家的银行了,他这个财政局长眼里面还有没有县委、县政府,还有没有党纪国法?黄志安一个小小的常务副县长,仗着分管财政城建交通口,动不动给这个工程追加预算,给那个工程追加预算,天知道追加的钱都干了什么。杜万清知道,常务副县长黄志安和财政局长周伯明关系密切,属于那种能够随时随地尿在同一个壶里的人,李明桥收回黄志安的财权就等于削弱了财政局长周伯明的财权,周伯明当然不痛快。在内心深处,杜万清并不反感李明桥的这种做法,他只是隐隐地有些担心:李明桥这么干无形中又给他自己树了一批敌人,而且这批敌人就盘踞在李明桥的身边,是他手底下那些副县长们,尤其是黄志安,这个人很不简单,富有心机不说,在蓟原干部当中的根基也比较深,如果不是李明桥从市上空降下来,蓟原的县长有可能就是黄志安。杜万清曾经很直接地提醒过李明桥,说他头上的“代”字还没有去掉,行事应该低调些。但李明桥显然没有听进去,依然我行我素。

到杜万清跟前来告状的人,财政局长不是第一个。之前,水电局长、城建局长都来找过他,很委屈地对杜万清诉苦,说李明桥官僚主义,把他们叫去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通,就差让他们停职写检查了。李明桥没有停水电局长和城建局长的职,但却勒令自来水公司的头和城建局负责市政工程建设的一位副局长向县委县政府写出辞呈。李明桥当时的原话是:“撤职太难听,给你们留点面子,自己提出辞职好了。”这位年轻县长的火气很足。

李明桥之所以大发雷霆,是因为有段时间,他每天上下班的时候,发现有一条街道老是被挖开,街道堵塞了半边,成了单行道。李明桥让办公室主任卫振华去问了问,回答说是在埋下水管道。哐当哐当地折腾了大半个月,下水管道埋完了,路面修补一新。过了没几天,那段街道的另一边又被挖开了,又堵住了半边街道。这次李明桥火了,让司机把车停到工地边上,亲自去问正在施工的民工。民工告诉他,这次是要埋自来水管道。李明桥不去办公室了,他让卫振华通知分管交通城建口的副县长,还有自来水公司的经理,以及水电、城建、交通等部门的头头,让他们统统赶到工地来,他这个代县长临时决定现场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