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代县长震怒传蓟原 煤矿惊现无名尸体(第12/14页)
李明桥的现场办公只用了15分钟时间,他向与会的各部门领导提出了一个非常技术性的问题:埋下水管道挖开的壕沟,能不能同时把自来水管道也埋进去?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以后,李明桥说:“既然从技术上来说不存在什么难度,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不希望再出现类似的情况,你挖你的我挖我的,你埋你的我埋我的,各部门要有互助协作精神。如果自来水公司和城建局沟通一下,在埋下水管道的同时埋自来水公司的管道,这样两个项目的施工周期将大大缩短,提高工作效率不说,还可以节省至少50%以上的施工经费。”
接下来,李明桥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他说,他以县委副书记、代县长的名义,建议自来水公司经理和城建局负责市政建设的一位副局长向县委县政府提出辞呈。
自来水公司隶属于县水电局,水电局长试图解释一下,他告诉李明桥,各个项目,负责的部门不同,专项经费不同,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基本上也是迫不得已,很正常。
李明桥不听。李明桥说,不管哪个部门负责,都是共产党的部门;不管哪个项目的专款,都是政府的钱、纳税人的钱……能节省的时候为什么不节省?
杜万清明白,李明桥是那种比较强势的领导,年轻、有想法、工作上有闯劲,这多少有点像他服侍过的主子翟子翊,翟子翊在市委常务副书记的位子上,作风泼辣,以敢谏直言著称。有时候,连市委书记和市长都惧他三分。但是,大凡比较刚硬的物件,更容易折断受伤——杜万清觉得李明桥太过理想主义,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意思。在下面的部门里,各守各的山头、各打各的主意,指望他们为了节省经费、提高工作效率,相互协作、相互配合,门都没有——你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管得了蓟原县,管不了别处啊。
年轻人啊……杜万清挠挠花白的头颅。他比李明桥大出二十多岁,十年一茬人,二十多年,隔着两代人呢。看来,他这个临近退休的县委书记跟这个年轻县长之间,还是有着年龄悬殊造成的隔阂和代沟。
杜万清今天的心情比较郁闷,应该说,非常郁闷。这与他之前接到的一个电话有关。电话是从省城打来的,打电话的人是他高中时的一位同学。杜万清的这位同学在省人民医院供职,内科主任医师,心脑血管类专家,他是杜万清多年来的专职保健医师,大凡杜万清有个头疼脑热的,别的医院不去,别的大夫不找,只找他这位同学。两个月前,杜万清感到胸口某个部位隐隐作疼,刚开始没在意,后来发现疼的频率越来越快,疼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就去了省人民医院。同学建议他做个全面检查,他同意了。于是,化验血、尿、大便,检查心、脑、肝、肾等等,凡是需要检查的部位,统统检查了个遍。今天早上,同学打来电话说是检查结果出来了,没什么大毛病,就是发现肝部有一块不太明显的阴影,究竟是什么东西,暂时还没有得出确切的结论,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老同学说,让他哪天有空闲时间了上省城一趟,再检查检查。
挂断电话,杜万清的心里面突然就咯噔一下。他承认,跟自己的老同学在电话中闲聊的过程中他都没有多想,甚至当对方要求他去省城复查的时候,他都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妥。一切都是在放下电话以后发生的:阴影?杜万清突然意识到,老同学用的这个词对他这个年龄段的人而言,感觉特别不好。阴影,一块尚没有得出确切结论的阴影,而且在肝部——一个很容易坏死的部位——想想看会是什么后果?尽管同学一再声明,这样的阴影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太大问题,放在普通人身上根本不会有大夫在意。同学开玩笑说,杜万清是一县的父母官,身份特殊、责任重大,所以他这个内科专家格外认真,需要重新复查,确诊阴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看有没有其他病变的可能。
但杜万清的心里还是不怎么踏实,他有一种很不祥的预感,他感到自己老同学用的“阴影”这个词,对他这个在官场上浸淫了一辈子,而且仕途之路即将走到尽头的县委书记来说带有某种宿命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