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现在的干群关系 要做的就是水油交融(第13/17页)
听了柏安民的讲话,群众纷纷鼓掌欢迎。大家要的就是这句话,他们生怕拆满了二十户,后拆的那一万块钱奖金就没指望了。
站在拆迁工地前,柏安民头戴安全帽,正接受着记者的采访,他说:“荆都市在这次大拆迁大建设行动中,科学制订方案,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充实拆迁补偿方案,充分听取拆迁户和方方面面的意见,充分尊重拆迁户的知情权,维护拆迁户的合法利益,正是市委、市政府的周密部署,才出现了今天和谐拆迁的喜人局面。”
拆迁进行得非常顺利,各方面皆大欢喜。晚上,市委又在花都大酒店举行宴会,款待忙碌了一天的记者们,大家照例一个个喝得昏天黑地。第二天,各路媒体乘兴返程。余下的事,就是等着报纸见报电视播出了。
由于连日忙于拆迁工作,李非语已经多日没有到情人叶映寒那里去了。晚饭是在江南春大酒店吃的。饭前,李非语给叶映寒打了个电话,说晚上要过来。吃过晚饭,天刚刚黑,从酒店出来,李非语就急不可耐地上了一辆出租车,鬼鬼祟祟地钻进了叶映寒住的世纪花园。
叶映寒刚洗过澡,穿着一件半透明的短裙,坐在客厅里看书,等着李非语的到来。李非语一进屋,乘着酒兴,心急火燎地一把抱紧了她,凑上嘴就啃。啃了半天,叶映寒好不容易才推开他,催促他去洗澡。因为李非语常到这边来过夜,叶映寒把他的衣服也准备了几套。李非语到了卫生间里,三五分钟草草洗完,在门边胡乱地擦着身上的水。
叶映寒咯咯地笑着说:“领导,你也不用那么急吧,有些事情急不得。”
“能不急吗,天天忙着拆迁,都半个月没过来了。你在看什么书呢?”
叶映寒扬了扬手中的书说:“《曾国藩传》,我现在和你这个政治家打交道,当然要研究一下政治家。”
“不要研究了,快点过来吧,政治家首先是一个男人,一代大儒曾国藩还火线纳妾呢,不过,他为自己找了一个借口,说是因为身患牛皮癣,晚上睡不着觉,纳妾是为了给自己挠痒痒。”
“也许是真的呢?”
“唉,你还是不了解男人,挠痒痒的人多的是,难道非要纳妾吗?他当时身处高位,又自诩道德君子,老牛吃嫩草,当然要顾及自己的形象。”
叶映寒用书轻轻地拍了一下李非语,说:“我不信,就是挠痒痒。”
李非语嬉笑道:“哎哟,我后背上怎么这么痒呢,莫不是也发了牛皮癣吧,麻烦你也给我挠挠吧。”说着悄悄走到叶映寒的身后,“别看了,曾老头和小妾都温存去了。”说着,一把将她抱了起来,摊到床上,慢慢解开了她的短裙。
李非语非常讲究给女人脱衣这个细节,认为那体现了一个男人的品位和涵养。给女人脱衣一定要非常缓慢,从外到内,慢慢解开,看着心爱的女人那雪白的胴体一点一点呈现在自己面前,那是一种心灵的享受。
一番缠绵之后,李非语和叶映寒谈起了近期拆迁的事。叶映寒叹了一口气,说:“拆迁很难吧,这是一个大拆迁的时代,‘拆’字是这个时代的图标。你知道,拆迁队在被拆迁的房屋上写了个‘拆’字,为什么还要在外面画一个圈吗?”
李非语说:“大家都是这么画的,难道还有什么特别的意味?”
叶映寒说道:“网上是这么说的:一、这是国际惯例;二、这是整体LOGO;三、圈地拆房的意思;四、怕别人在前面加“不”字,或在后面加“你大爷”;五、吐唾沫时,能够对准;六、证明是个“圈套”;七、表明目标已锁定;八、让人觉得这是个公章,代表强制性。”
李非语听了哈哈大笑说:“网友就是聪明,一个小小的圈,演绎出这么多调侃,智慧在民间啊,你想不佩服都不行。”
两人聊得很愉快,借着兴致又缠绵了一回,直累得浑身是汗。接着又一同洗了个鸳鸯浴,才沉沉睡去。
送走采访团后,想想那些拆迁户的艰难生活,李非语记起了刚到荆都任职时,官塘县委副书记贾新高送的那尊金马,那东西留着迟早是个炸弹,不如做点好事处理掉的好。于是,他安排叶映寒将它送到黄金首饰店里变卖成现金,尽管金店老板说纯度不是太高,但还是卖了十万元钱。李非语慌称是自己从民政部门争取到的特别补助款,安排临山区将这些现金发放到特困户手中,特地叮嘱要多安排点给陶老汉,所有领款的拆迁户要签字按手印。两天后,一份领款的拆迁户名单送到了李非语的案头。李非语轻松地舒了一口气,自己到荆都来,总算为老百姓做了一件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