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镖生涯,就是刀尖上舔血的生涯(第15/19页)
马车仍然不停不让,一直向前驶来。王顺清大怒,再一次喝道:“来啊,把这个大胆刁民给我拿下。”
队伍中冲出几个汛兵,扑向马车。快到近前时,马车倒是停下来了,施施然从上面下来的是胡不来。胡不来摇着扇子,笑笑说:“王把总,好大的派头啊。”
王顺清一看,竟然是熟人,顿时换了一副面孔:“胡不来?怎么是你?”
“怎么不是我?”胡不来反问。
王顺清摆了摆手:“老子日你个乖。快点让开,兄弟有紧急公务,没时间跟你扯淡。”
“我才不跟你扯淡。”胡不来说,“我过来,是传古大人的口信,叫你们立即回去汛把总署,商量剿匪事宜。”
王顺清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古大人?哪来的古大人?”
赵廷辉反应快一些,问道:“古大人,难道是新任黔阳县令古立德大人?”
“还是赵主簿反应快。”胡不来用扇子在面前扇了几下,“正是古立德大人。”
王顺清有些糊涂了:“老子日你个乖。古大人在哪里?为什么没看到?”
胡不来知道,在这洪江地界,王顺清就是天。不过,从今而始,这个天要变了,变成他胡不来了。他不能给王顺清太多机会,当即脸色一变,拿起了腔调:“古大人说,繁文缛节就免了,一切等到了汛把总署再说。”
周永槐还算清醒,试探地问:“你是……”
胡不来装着没听见,转身回到马车前。这次,他倒是很知趣,并没有坐到后面的车厢里,而是和车把式坐在一起。车把式挥动马鞭,这辆旧车开始前行。面前的这帮官员,还没摸清楚方向,只好让开一条道。
一般来说,新官上任,肯定要讲究官威,就算没有仪仗,找朋友借,也要借一些仪仗出来摆一摆威风。王顺清等人得知新任县令坐在面前这辆又旧又破的马车上,自然不肯相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不知所措。
王顺清问:“怎么办?”
周永槐来黔阳县的时间不长,不认识胡不来,说:“刚才那个人是谁?好大的架子。”
赵廷辉说:“以前洪江城里的一个混混儿,倒是考上过秀才,但没有考上举人,后来跑到长沙府给人当了师爷。”
章益才说:“车里真是古大人?会不会有诈?”
赵廷辉说:“走,我们去看看就知道了。”
“老子日你个乖。”王顺清说,“他如果敢唬老子,老子把他的骨头拆下来当柴烧。”说过,王顺清一调马头,追着马车而去。其他官员也都先后上轿,急急地往前赶。
马车的速度并不快,王顺清骑的马,是整个黔阳县最好的一匹,脚力好,几步就跨到了马车边。
“古大人,你看,还要不要做什么准备?”王顺清隔着车帘问。
“去了汛把总署再说吧。”古立德隔帘答道。
王顺清双腿一夹,枣红马加快了速度,跑回汛把总署,先是命令汛兵在门前排成仪仗,又让把早已经准备的锣鼓家伙摆在门前。那辆旧车刚刚出现在育婴巷口,王顺清一挥手,锣鼓家伙便敲了起来。
古立德坐在车上,听到锣鼓声,猛地惊了一下,立即叫停车。车还没有停稳,他已经跳下来,挥手道:“停停停,都什么时候了,还敲什么锣鼓?”
那些敲锣鼓的也不知他是什么人,再说,锣鼓正响着呢,哪里听得到他在叫什么,所以根本没有人理他。古立德知道自己说话没用,几步跨到王顺清面前,高声叫道:“叫他们停下,洪江城里死了五个人,伤了几十人,你知道吗?这时候还敲锣打鼓,百姓知道了,怎么看官府?”
王顺清终于看清了面前这个精瘦的男人,暗想,这么个人,竟然是新任县令?当然,他也看清了他的手势,是要制止锣鼓。锣鼓毕竟是欢迎他的,他既然要停,那就停下来。王清顺挥起双手,摇了摇。锣鼓全部停下来。
其他官员的轿子,也都到了,先后下轿,要上来和新任县令行礼。古立德装着没看见,快步向汛把总署正门走去。一般官员,上任之前,都会在家里悄悄练官步。所谓官步,也就是四方步,双脚向前迈的时候,脚尖不是朝着正前方,而是在落地之前,稍稍往外侧那么一下。这种官步有一个好处,不容易走快,也就显得从容。古立德不同,他的步子迈得很快,也很大。仅此一点,就很难让人相信他是个官员,而且还是从京城里下来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