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泄露天机(第14/21页)

魏德正的想法实际倒是实际,但禹老板觉得其着眼点还是低了些。他毫不隐讳地道出了自己跟省里领导,包括施省长也就是后来的施书记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说只要魏德正有靠近他们的意思,他可从中牵线搭桥,玉汝其成。魏德正知道禹老板不是瞎话瞎说,商人都是务实的,他犯不着放下手头生意,大老远跑到县里来跟你吹牛。当前是一个官商依存,共创政治经济神话的特殊的转型时期,官员需要商人投资出政绩,商人需要官员出租权力发大财。道理很简单,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互利互惠共生共荣的大好事,谁能抓在手里,谁就会立于不败之地,无论是从商还是为官。

这么想着,魏德正不觉得就热血沸腾起来。

从此两人就走到了一起。国人早掌握了一个所谓的拉动经济的高级秘密,只要敢于大把扔钱弄项目搞建设,国民经济生产总产值增长速度就会往上猛窜。禹老板立即在魏德正的县里投资搞了几个经济开发区,叫做什么放水养鱼,以地生财,当年县里的GDP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就上了两位数,这可是该县从没有过的政绩。回头禹老板再跑到施省长那里吹风,说魏德正是个经济型人才,地方经济搞得很有特色,也很有成效,要施省长抽空下去走走。不久施省长还真的到魏德正的县里转了一圈,对当地经济建设非常满意,觉得魏德正很能干,有意要提他做市里管经济的副市长。也是施省长官运亨通,回省后不久就进步为省委书记。省委书记用个什么人,自然比省长方便多了,施书记一句话,便让魏德正直接做了市委管党群的副书记。意图再明显不过,就是条件成熟后,要让魏德正这样的有用之才接维都党政一把手的班。

条件怎么才算成熟,不是个刚性指标,没法量化,但还是有些基本要素。照魏德正的理解,主要有两条,一条是资历要够,二条是政绩要突出。资历由时间管着,一个位置待上十年八年的,那便是资历。政绩得凭能力去精心打造,做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漂亮的事,才是政绩。魏德正当然没耐心在副书记位置上待上十年八年,得趁施书记正在台上,禹老板的事业如日中天,赶紧抓住机遇,早出政绩,尽快越过副书记这个坎子,更上一层楼。

禹老板自然会全力支持魏德正。在他心目中,魏德正属于官场中的好官。好官多占一个位置,坏官必然就会少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禹老板已经看准魏德正的才干,这绝对是一支潜力股,以后是会上涨的,有这支潜力股在手,以后自己的事业才能长足发展。终究施书记年纪已经不轻,这一届搞完,如果不能再往上升,也该退下去了,那么在官场中培植新贵,势在必行。人无近虑,必有远忧啊。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让魏德正快出政绩,出大政绩。禹老板不缺资本,缺的是可靠而又容易出彩的项目。维都可开发的项目早被开发过了。大广场上半年才改建好,现在敲烂重建,有点可惜。自省城方向入市的大马路刚刚扩建完毕,两旁的灯化绿化什么的很现代,估计三五年内不会过时,暂时不可能毁掉重来。城外的十里防洪堤也是上年才砌好的,质量不好恭维,可估计一两个雨季还泡不烂。至于各大中型国有企业,该破产的已经破产,该改制卖掉的已经改制卖掉,有些企业,像禹老板购进不久又抛售出去的维都汽车制造厂之类,已捣腾了一两个回合,想再出成效,恐怕不那么容易了。

不过事在人为,魏德正和禹老板并没失去信心。时下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叫做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两人都是上上智人物,最好使的就是自己脖子上的脑袋,总会想出办法来的。何况他们的优势明摆在那里,魏德正手中有权,禹老板袋里有钱,这可是世上最管用的两件法宝,祭出这两件法宝,还有他俩想做而做不成的么?

于清萍一路侃下来,像说自己的家事,那么头头是道,也不知她哪来的如此丰富的素材。卓小梅意识到她侃得远了,又见下班时间已过,只好打断她,说:“于主席挺有政治头脑嘛,说起官场上的事情来,一套一套的,像个政治学博士。”于清萍说:“我不是为了完成你布置的艰巨任务,才搞的内查外调么?现在来向你汇报,你又不耐烦起来。”卓小梅说:“你该汇报的已经汇报清楚,我深表感谢!”于清萍说:“我又不是来讨你的感谢的。我也是听人议论魏副书记时,觉得这政治上的人和事还是挺有意思的。当然不只是我,你只要走进机关,跟人家说起官场上的是是非非,特别是主要领导的传闻,大家都兴趣盎然,说起来没个完,要不我也不可能从朋友嘴里知道那么多有关魏副书记和禹老板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