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泄露天机(第16/21页)

由小许介绍双方认识后,组织部那位副处级科长就发话说,根据市委常委决定,近期要对全市党政部门和部分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一次综合考察,机关幼儿园园长也被列入考察范围。按惯例,先找单位部分领导和群众谈话,然后进行民意测验。作为被考察对象的卓小梅必须回避,考察组就不和本人见面了。

听这口气,好像这只是例行考察,不太像是选拔领导干部。但大家心里明白,组织上要考察谁了,总是有些意图的。

组织部副处级科长说明来意后,苏雪仪也说了几句欢迎领导下来指导工作的客套话,接着按照要求提供了谈话对象名单。见上面园务会成员和一般职工人数比例完全符合要求,副处级科长便点头表示认可,然后由苏雪仪做联络员,组织部和事务局四位科长相互搭配,分成两个小组,一组留在会议室,一组去了副园长室,分别找人谈话。幼儿园的岗位都是死的,无论是一线教育保育老师,还是后勤人员,拔去一个萝卜,就会留下一个坑,在岗人员是离不得岗的,谈话只能交替进行,上午在岗的下午谈,下午上岗的上午谈。好在苏雪仪很能干,事先作了认真细致的部署,该谈的对象都安排给考察组谈到了,同时又没影响园里的正常工作。

至于同来的小许,主要是来穿针引线的,考察组的人跟苏雪仪他们接上头之后,他就完成了任务,可以走人了。于是跟几位道声再见,出了会议室。下楼时,一眼瞥见园长办的牌子,便朝园长室走去。

因为组织部和事务局正在考察自己,卓小梅不好东跑西溜,只得坐在办公室看报纸。正好看到一篇讨论教育产业化的文章,说是上上下下喊了那么多年的教育产业化,其实谁也没见过正式文件,说教育也可以产业化,是有关方面为了各自的利益寻找借口,跟着瞎起哄的。这个所谓的产业化的说法,直接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让有条件乱收费的教育单位找到了乱收费的托辞,一夜暴富,二是给政府部门提供了甩包袱的理由,从而失信于民。

卓小梅对此深有同感。时下教育行业变得臭名昭著,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而在地方政府的观念里,教育已蜕变为赚钱的机器,财政一分钱都不投入才好。事实是由于游戏规则的不完善,教育行业的贫富悬殊越来越大,政府该投给教育的钱不投,教育乱收费现象日益严重,直接受损的还是纳税人,因为随便哪个纳税人家里都有小孩,有小孩就要上学。纳税人交钱给政府,政府拿着这钱到底干了些什么呢?政府要纳税人交税时,说得最多的就是那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漂亮话。钱收了上去,仅仅养着几个公务员,连跟纳税人息息相关的教育都不想办,以后谁还会相信你的漂亮话?

卓小梅正在感叹,小许进了园长办,说:“卓园长你好自在哟,苏副园长他们一个个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你却端坐在这里看报纸。”

卓小梅忙放下报纸,给客人挪椅子,说:“不看报,怎么知道国家大事?局里每年都要发文下达订报硬性任务,我们才不得不订了这么多报纸,可职工们每天一进园就两脚乒乓走,没停没歇,孩子们都看不过来,哪顾得上看报纸?还是我做园长的辛苦点,代他们多看几张,算是不辜负局领导的关心和爱护。”

卓小梅话里不无讥讽,却是事实,小许就起草下达过指令下面订报的文件。下了文还不够,还一个又一个电话往下面打,要数字,催款子,像黄世仁逼债似的。这当然也是利益驱动,局里可根据订报的数量和款项提成拿手续费,不然谁有这个积极性?单位对此意见不少,每年都耍赖不按指标征订,但上面自有办法,几个回合下来,单位只得就范。反正订报的钱都是公家的,又不用私人掏腰包,谁会得罪上级领导?

小许只得笑道:“卓园长可得感谢领导的关心和爱护,不然你哪来报纸可看?没看报,政策水平和管理水平怎么提得上去?水平没上去,你怎么成得了全省十佳,并被列入市委组织部的考察对象?”

说得卓小梅一脸灿烂,说:“看报还能看成市委组织部的考察对象,订报的钱实在没白花。明年如果还让我做这个园长,其他开支都压下去,园里的业务费通通用来订报纸得了。”小许说:“这个可能性恐怕不太大了。还是做好思想准备,去做更大的领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