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查尔[1](第7/8页)

莎拉把圣婴放到她身旁的石头上。她站起来,抚平裙摆上的褶皱。她清楚,等她回到旅馆,身上被跳蚤叮过的伤口肯定会更多。她拿起那个小孩,缓缓走向献祭之泉,直走到泉水的边缘才站住。

爱德华正沿着小径返回,看到莎拉立在泉泽之畔,双手举过头顶。我的天哪,他心想,她要跳下去。他想要大声喊她,叫她停下,可是害怕那样会吓到她。他可以跑到她背后,抓住她……可是她会听见他过来的。于是他等在原地,呆若木鸡,而莎拉一动不动地站着。他以为她会飞速下沉,到时他该怎么办?但她只是扬起右臂,把什么东西扔进了泉水里。然后转身,跌跌撞撞地朝他走开时她待的那块石头走去,然后蹲了下来。

“莎拉,”他唤她。她的手捂在脸上;她没有把手抬起来。他跪到地上,平视着她。“出什么事了?你病了吗?”

她摇头。她好像在哭,在双手后面,不出声也不动。爱德华惊愕不已。平时的莎拉,那个固执任性的莎拉,是他可以应付得了的,他已经设计出了应付的办法。但这种情况,他措手不及。她一直是掌握主动权的那一个。

“来,”他说,努力掩饰自己的六神无主,“你该去吃点午饭,会舒服一点的。”话一出口,他就意识到这听上去该有多愚蠢,可是这一次,没有屈尊俯就的嘲笑,没有得意纵容的回击。

“这样不像你,”爱德华说,央求着,似乎这是一句终极陈词,能让她一下子惊醒,变回从前那个沉着镇定的莎拉。

莎拉把双手从脸上移开,她这么做的时候,爱德华感到一阵冰冷的恐惧。他肯定自己将要见到的会是另一个人的脸,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一个他此生至今还从未见过的女人。又或者,根本连一张脸也不会有。可是(这简直更加可怕),面前只是莎拉,看上去一如往常。

她从皮包里拿出一张纸巾,擦了一下鼻子。哪里不像我了,她心想。她站起来,又捋了一遍裙子,然后收起她的皮包和折叠伞。

“我想吃个橘子,”她说,“他们有卖的,在售票亭对面,我们进来的时候我看见的。你找到那只鸟了吗?”


[1] 格查尔鸟(the Resplendent Quetzal),又名凤尾绿咬鹃。咬鹃科,濒危物种,危地马拉的国鸟。栖息在墨西哥南部和巴拿马西部。红腹绿背,通体呈华丽的金绿和蓝紫色,尾部有光泽闪烁的长羽毛。在中北美文明中是主神羽蛇神的象征,玛雅和阿兹特克统治者用格查尔鸟的羽毛制作头饰,以显示自己和羽蛇神的联系。因遭捕获后常绝食而死,又被称为自由之鸟。“格查尔”在印第安语中即指金绿色的羽毛。

[2] 献祭之泉(Well of Sacrifice),又名献祭之沼(Sacred Cenote),位于玛雅古城奇琴伊察(Chichen Itza,今墨西哥境内)。玛雅人相信雨神查克(Chaac)居住泉底,通过向泉中投入祭品,可与神灵沟通,求雨,祈祷丰收。玛雅祭司在宗教仪式中也会使用取自泉中的圣水。除人祭之外,祭品还包括金器、玉器、陶器和熏香。

[3] 原文为西班牙语。

[4] 西班牙征服者(Conquistador),指15至17世纪在美洲及亚洲太平洋等地建立殖民地的西班牙军人和探险家。

[5] 莱兹(Ernst Leitz GmbH),现分为三家公司,生产相机和望远镜的莱卡照相(Leica Camera),莱卡地质测量系统(Leica Geosystems)和莱卡显微系统(Leica Microsystems)。

[6] 前哥伦布时代(Pre-Columbian era),指美洲大陆文明尚未受到欧洲影响和冲击的时期。

[7] 《彼得森田野指南》(The Peterson Field Guides),帮助业余爱好者辨认鸟类、植物、昆虫及其他自然现象的野外指南丛书,出版于1934年。Houghton Mifflin公司出版。

[8] 拟黄鹂,文中指新大陆拟黄鹂(New World Oriole),橘腹黑背,翅膀有条纹,常栖中南美洲森林和灌木丛中。

[9] 霸鹟(Kingbird),常停在开阔地带捕食飞虫。下文松鸦(Jay),雀形目鸣禽,喜大声鸣叫。鹭鸟(Heron),涉禽,长喙,长颈,长脚。

[10] 金刚(King Kong),电影角色。形象是一只巨大的猩猩,最早出现在1933年上映的同名电影中。其中金刚手擎女主角攀上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的场景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