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易厢泉奉命办案(第6/9页)
“所以……你就做了这些?”夏乾插了一句嘴,却被赵大人狠瞪一眼。
“所以,我们要主动出击。”易厢泉看了夏乾一眼,点头道,“夏公子怕是全城消息最灵通的人,他也最了解我,而他此刻才知道全部计划。那么,青衣奇盗呢?我们假设他现在知道了,可是他明日就要行窃了。”
杨府尹惊道:“那贼现在已经知道你在做赝品了?”
“没有不透风的墙,我们不妨假设他现在知道了,”易厢泉抚摸着犀骨筷赝品,目光如炬,语速极快,“把真品混在赝品里,再将这一万零二根筷子在后院全部铺开,院内只留二十人守卫,院外留二十人。当夜宵禁、城禁,各街设好路障,余下的四十人,除了城门守卫,其他人均在各巷巡逻,遇到可疑的人必抓。”
“犀牛骨筷子虽然不值钱,做工却很好,”夏乾走上前去,拿起一根赝品在手中细细把玩,“材质重量很像,但做工差了些,行家看几眼就知道。”
只见那赝品尾部的镂空不尽相同,有些条纹少,有些没镂空到底部。而真正的犀骨筷却是做工精良的。
“还不是因为你给的钱太少。”易厢泉低声嘀咕。
夏乾一呆,来不及反应,易厢泉已经转头面向赵大人,朗声道:“黑夜时分,全城都是守卫,在漆黑一片的院子里从万根筷子中选出两根顺利带走,而我们只给那位盗贼一天思考对策的时间。而他的辨别时间、偷窃时间、逃走时间,都只限定在一个晚上。”
他随手又把手中的筷子放回去,发出清脆的啪嗒声。随之而来的,是所有人的沉默。
大家大概在等赵大人表态。
赵大人用手指敲着桌面,缓缓开口:“年轻人,这是个危险的办法。”
易厢泉似乎此时才抬头看了赵大人一眼,虽然只是一眼,从头到脚扫过,似乎不曾遗漏任何细节。这种扫视持续了一段时间,不礼貌,让人很不自在。
赵大人第一次被人这么放肆地打量,也有几分不快。
易厢泉突然笑了一下,目光坚定又不可捉摸:“您此次前来,必定是不怕风险的,抓不抓得到又怎么样呢?又不关您的事。”
然后他顿了一下,又道:“如果您只是来看戏的话,定当不虚此行。”
所有的人都吸了一口气,屋内安静极了。
夏乾苦笑,觉得易厢泉又在胡说八道,脑子也不正常。但是夏乾并不反对这样的无礼言语,也许是自己年轻气盛,他觉得如今的官员在朝堂上拉帮结派,钩心斗角,风骨尽失,也不怎么值得尊重。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本以为赵大人要气恼,但是他却愣了一下,然后竟然哈哈大笑起来,对着杨府尹说:“一切照着这位年轻人说的办。”
这是青衣奇盗来临的前夜。
按照易厢泉白天的指示,身着官服带着佩剑的将士遍布整个城镇,各司其职。他们挺直了腰杆,握紧了佩剑,心底对这场战斗信心满满,觉得青衣奇盗是不会赢的。
今夜似乎要下雨,潮气逼人。街上的各种布制招牌随风晃着,像是快被吹掉了一般。风就这么硬挺挺地扑面肆意刮来,卷起残败的枯叶,携几分疏凉,使人突然感觉到了一丝萧条秋意。
也许庸城的秋天终于要到来,蝉鸣像是一下子从这个世界消失了。风声哀号,细细听来,唯有西街能传出断断续续的丝竹声。西街是庸城的烟花巷子,离府衙很远。经营者名唤水娘,也是经营有方,这时候照样顾客盈门,毕竟,青楼和青衣奇盗,只有个“青”字的关系。
除了西街之外,全城宵禁。街上偶尔能见到打灯笼的守卫,荧荧灯火,晃来晃去,甚是可怖。
易厢泉在前面一言不发地快速走着,手中执灯,在风中晃晃悠悠。他要在短时间内亲自走遍全城,检查所有守卫情况。
可是庸城府附近的街道还好,往后走,守卫的排列却极度不规整,有的巷子甚至没有人看守。易厢泉非常忧心,还好这只是偷窃的前夜,守卫上出了差错也不是要紧的事。他只想看完整个部署,打算再回府与方千重新讨论,问其缘由。
夏乾也跟来了。周围只有他和易厢泉两人,四下无人,这是问问题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