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扭曲的灵魂变态心理犯罪(第8/16页)

“绿河杀手”被称作美国历史上头号连环杀人案,甚至后来还被拍成同名电影,引发了热议。该案件当中的被害人数量之多,在全世界刑事犯罪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该案件的主角加里·里奇韦出生于1949年。他的家庭虽然算不上贫穷,但也是一团糟糕,家庭暴力时有发生。他的母亲是一个盛气凌人(据加里·里奇韦的亲戚描述)的女人,他的父母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儿而争吵,甚至大打出手。显然,在这样的一个家庭当中,年幼的加里·里奇韦是完全感受不到任何家庭的温暖与呵护的,而且非常符合缺乏足够的行为榜样这一条诱因。在自己的整个童年时代中,加里·里奇韦唯一能从父母那里学到的大概就是暴力和伤害了。

然而,雪上加霜的事情发生了。在童年时代,加里·里奇韦的智商经测试只有82,因此被定义为低智商人群。伴随低智商存在的是他在学校里糟糕的表现,人际关系不佳,而且学习成绩极差,整个高中阶段,他甚至不得不留了两次级才勉强得以毕业。从小受到的各种不良影响使得他的行为开始变得怪异起来,16岁时的加里·里奇韦曾经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刺伤过一个6岁的小孩。根据被害人的回忆,加里·里奇韦在刺伤他之后就哈哈大笑着离开了,完全没有伤到人之后的惊慌失措,并且还念念有词地说:“很想知道杀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已经预示着某种倾向的存在了。

成年之后,加里·里奇韦的性格在平时倒并不显得孤僻,但是为人很低调,结婚后一直定居在西雅图的郊区。1969年高中毕业后不久,他便进了金沃斯卡车公司担任夜班油漆工,这份工作他一直做到了被捕之前,这使得加里·里奇韦看起来很像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被捕之后,警方曾走访过他的邻居们。据邻居们描述,加里·里奇韦是一个性格十分开朗并且很爱说话的人,而且他在说话的时候非常注重细节,从来不与任何人发生矛盾,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也有一小部分人认为他可能有社交障碍,但是总而言之,邻居们从来没有怀疑过,他竟然会是一个疯狂而残忍的连环杀人犯。成年之后的加里·里奇韦几乎从来没有在旁人面前表现过他的残暴。

虽然在童年的时候,加里·里奇韦一度被认为是低智商,但是在案发后却很难令人把他和低能儿联系在一起。在40多位被害人当中,有将近20人年龄还不满18岁,20岁以下的人则占到了大多数。

加里·里奇韦在描述自己的作案过程之时,那轻描淡写的语气简直让人目瞪口呆。他并不会凶神恶煞地对付那些被害人,而是会先尽量让被害人感到放松。他在供述中提到:自己会和被害人聊一些非常轻松的话题,并且让被害人感觉到“嗯,这是一个好人”。但是事实上,加里·里奇韦只不过是为了把她们弄到卡车里,然后残忍地杀掉而已。如果被害人事先知道加里·里奇韦的目的,一定会觉得他的微笑无异于恶魔的微笑。

加里·里奇韦取得被害人信任的手段其实很简单,开始和被害人交谈的时候,他会让她们看自己儿子的照片。显然大多数人都是会这么认为的,一个很有父爱的男人肯定不是一个坏人。加里·里奇韦在被捕之后供认,自己在杀掉被害人之前,都会先与她们发生性关系,在发生性关系之后,他就会趁着她们精神松懈的时候从背后用绳子勒死她们。

大部分被害人是在他的家里、卡车上或是更加隐秘一些的地方被杀害的。为了掩饰罪行,加里·里奇韦会把别人的烟头或者口香糖之类的东西扔在案发现场以迷惑警方,甚至曾经把几位被害人的遗物运到了俄勒冈州,这实在不像是一个低智商的人可以做到的事情。

加里·里奇韦的作案高峰期是在1982年到1984年之间。他专门谋杀那些搭便车的妓女,并且他会把大部分尸体抛弃在格林河流域绿河。“绿河杀手”的称号由此而来。

加里·里奇韦之所以被称作变态连环杀人犯,不仅是因为他杀人的数量多,还因为他在被捕之后供认了自己曾经有过奸尸行为。但是这类尸体最终都被他埋了,而不像其他尸体那样被随意地丢弃在河边。加里·里奇韦自认并不是完全随机地杀人,而是有着自己的原则:“我想尽可能多地杀死我认为是妓女的女人,过去的一段日子里,我一直在这样做。我专门找妓女下手,因为我恨她们,而且我也不想花钱买乐。”同时,他之所以会选择妓女下手,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他认为那会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己被发现的风险,因为从事那种职业的女人失踪之后很少会有人去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