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曲微茫(第8/26页)

黄芳泰微一犹豫,即问道:“那脸上有疤的人,就是适才跟韩学士说话的老者是什么人?”

曹湛见对方神情紧张,脸上大见惊疑之色,忙告道:“那是已故徐尚书的管家陆惠,这次是专程运书来金陵。”

黄芳泰奇道:“徐尚书?是徐乾学吗?原来他是徐尚书的管家。”长长舒一口气,绷紧的面皮立时松弛了下来。

曹湛问道:“怎么,总兵大人认识陆管家?”

黄芳泰摇了摇头,道:“应该是我认错人了。毕竟这么多年过去……”

忽听到掌声如雷鸣般响起,台上戏曲已然结束。喝彩声尚未歇止,名妓朱云所扮旦角提高嗓门,清唱道:“怎……”一字吐出,激越清亮,声出朝霞之上,一下子便压过了所有的嘈杂声,看客们立时安静了下来,等待后戏。

朱云继续曼声唱道:“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

这是苏州老名士尤侗的名句,当年顺治皇帝一读之下便为之惊绝倾倒,此刻以昆腔唱出,竟别有一番味道。

众人听在耳中,均以为接下来将要上演尤侗所作剧目。尤侗自己也以为如是,虽然意外,还是极为惊喜。却又听到已换过装束的丁南强重新上台,沉声唱道:“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朝。不因重做兴亡梦,儿女浓情何处消。”

竟是一出不知名的新戏!

众人不由得惊讶万状。主人曹寅忙笑道:“这是顾彩顾公为各位安排的意外之喜。”

顾彩遂告道:“这是我一位孔姓朋友新创作的剧目,名为《桃花扇》[42] ,还只是初稿,我看过后觉得不错,遂略作修改,安排庆余班排了一出,为诸位加场戏。”

顾嗣立问道:“这位孔姓朋友,可就是曲阜孔尚任?”顾彩道:“正是。”

尤侗忙问道:“听说孔尚任在京为京官,意外购到了唐代宫廷著名乐器小忽雷[43] ,当真有这回事吗?”

顾彩笑道:“千真万确。”又曼声吟道:“凉州护索响偏骄,忽坠游丝转绿腰。破柱惊雷呼客醒,满堂风雨正萧萧。”

其人所吟诵诗句,正是名士查嗣瑮[44] 所作《孔东塘座上听关东客弹小忽雷》。原来孔尚任考证意外购得小忽雷正是韩滉所制原版后,欣喜若狂,爱若至宝,曾专门聘请关东琵琶名家樊祾弹奏,查嗣瑮当日亦是座上客之一。樊祾技惊四座,再配以绝世名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令人大饱耳福,故查嗣瑮专门作诗记之。

尤侗是知乐之人,闻听“满堂风雨正萧萧”之句,不由得怅然长叹,露出神往之色来。

金陵藏书大家黄海博问道:“这部《桃花扇》,讲的可是复社公子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故事?”

顾彩笑应道:“正是。想来诸位一听到‘桃花扇’[45] 三字,便知道究竟了。”

台上丁南强笑道:“我只是先开个场,勾其各位的兴趣。各位也坐了不少时候了,先各去方便方便,回来再接着看好戏。”

主人曹寅忙接口道:“我正有此意。”

众人闻言,便各自起身,有去茅房的,也有三三两两闲谈的,更有沉迷于戏剧,直接去后台找戏子的。唯独江南学政张鹏翮匆匆过来,拱手向曹寅告辞。江南学政官署本在江阴,张鹏翮这次专程赶来江宁,说是为韩菼送行,其实最主要的目的还想一窥徐乾学遗著《大清一统志》全貌,他既知全套书系已运抵金陵,心痒难耐,无论如何都等不及了。

曹寅自成人起,便着意与文人雅士交往,朋友中多有爱书成癖之人,对张鹏翮迫不及待的心情亦能理解,便笑道:“张学政到底是爱书之人,竟是连新戏都顾不上看了。”

张鹏翮道:“难得韩学士不介意。再则说,韩学士即将携书进京,能多看一刻,也是好的。”

韩菼虽知县学[46] 已安排了人手专门看管书箱,徐府管家陆惠也派有心腹家仆寸步不离,但这批书毕竟是恩师毕生心血,且将要进献给皇帝,不能有丝毫马虎。偏偏他是主宾,不能中途离场,便招手叫过门生顾嗣立,命他陪同张鹏翮前去夫子庙观书。

曹寅料想张鹏翮、顾嗣立这一去,今日必不会再返回,笑道:“本来还指望顾酒帝今日陪韩学士痛饮一场的。”

顾嗣立年不及三十,却博学有才名,且酒量惊人,在江南素有“酒帝”之称,还在苏州成立了“酒人社”,闻言笑道:“恩师也不是明日便会动身,总还有机会痛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