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侵占科威特(第6/11页)

所以,因为二十五年前一位校长的教导,巴德里上校现在站在后面,没有加入对达斯曼宫的抢掠,虽然他认为这是他的先辈们留下的遗产,而英国人全都是笨蛋。

至少塔西西亚学校教他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这是非常有用的。就是因为这门语言,使他能与斯特潘诺夫上校进行流畅的交流。斯特潘诺夫长时间来一直是苏联军事顾问团的一名高级工程师,冷战结束后才返回莫斯科。

奥斯曼・巴德里时年三十五岁。而一九九〇年被证明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年份。后来他这么告诉他的哥哥:“我就站在那里,背对海湾面朝达斯曼宫,心里想着,‘先知啊,我们胜利了。我们终于拿下了科威特。而且是在一天之内。’就那样结束了。”

他错了。后来发生的事情表明,那仅仅是开始。

用雷・沃克自己的话来形容,他们屁滚尿流地跑进阿布扎比机场,用拳头捶着售票柜台,坚持要买下一班机票回美国。而当时他的一些同胞正在度过一个不眠之夜。

在七个时区之外的华盛顿,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们彻夜未眠。以前他们都要亲自到白宫地下室的战情室出席会议,现在,新技术使得他们能在各自不同的地方参加电视电话会议。

头天晚上,华盛顿时间还是八月一日,早先发来的报告显示,沿科威特北部的国境线上有开火现象。这并不出人意料。几天来,在海湾北部上空遨游的硕大的KH-11人造卫星发来照片,向华盛顿传送了比美国驻科威特大使馆更为详尽的情报,表明伊拉克部队正在集结。问题是,萨达姆・侯赛因想干什么?想恫吓还是想入侵?

各种问询在前一天就已经铺天盖地地压向了在兰利的中央情报局,但中情局也无能为力,只能根据国家侦察办公室收集到的卫星照片,提供一些含糊其词的分析,以及那些早已为国务院中东司所熟知的政治见解。

“这种东西连白痴都能搞得出来,”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不满地说,“我们在伊拉克统治集团内部有人吗?”

答案是一声遗憾的“没有”。而且这个问题将在后来的几个月中被重复提及。

这个难题的答案在晚上十点前出来了。这时候布什总统上了床,再也不接听斯考克罗夫特的电话了。在海湾,天已经破晓,伊拉克的坦克部队已经越过贾赫拉,进入了科威特市的西北郊。

与会者后来回忆起来,这个夜晚真是非同寻常。参加电视会议的共有八个人,分别代表国家安全委员会、财政部、国务院、中央情报局、参谋长联席会议和五角大楼。会议下达了一连串命令,并得到了执行。在伦敦,匆忙召集起来的内阁危机处理委员会会议,也发出了类似的命令。伦敦与华盛顿相隔五个小时,但与海湾只相差两个小时。

两国政府冻结了伊拉克在国外的资金,在征得科威特驻华盛顿和伦敦的大使同意之后,也冻结了科威特的所有财产,以免任何新上台的伊拉克傀儡政府伸手去拿那些资金。总共冻结了数千亿石油美元。

布什总统在八月二日凌晨四点四十五分被唤醒,签发了那些文件。在伦敦,玛格丽特・撒切尔早已起床,并已经忙得焦头烂额了。在坐飞机赴美国前,她也已经签妥了相同的文件。

另一个主要步骤是,提请在纽约的联合国安理会谴责入侵,并敦促伊拉克立即撤军。这就是安理会第660号决议,是在同一天凌晨四点四十分签发的。

黎明时分,电视会议结束了,与会者有两小时的时间可以回家去梳洗一下,刮刮脸,换件衣服,再回到白宫,参加上午八点钟由国家安全委员会召集的、由布什总统亲自主持的全会。

全会新加入的人有,国防部的理查德・切尼,财政部的尼古拉斯・布雷迪,和司法部长理查德・索恩伯格。鲍勃・金米特继续代表国务院出席会议,因为国务卿詹姆斯・贝克和助理国务卿劳伦斯・伊格尔伯格都不在市里。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科林・鲍威尔从佛罗里达回来了,并带来了负责中央军区的诺曼・施瓦茨科普夫上将。后者身材高大、粗壮,他的情况在后文中会有更多介绍。在他们进入会议室时,施瓦茨科普夫走在鲍威尔上将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