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在在风寒(第7/14页)

然而高言坚称消息来自某位北方游归的高僧,极其可靠,余玠也不能不予以重视,遂派人分别赶往嘉定和泸州,命嘉定守将俞兴和泸州守将刘整积极联络西南边境少数民族武装,加强防卫。当然最要紧的,还是要让大理国加固守备,增强自身抵御蒙古军的能力。

高言久闻余玠所建的山城防御体系厉害无比,连对手蒙古人都赞叹有加,山城城防守备完善尤以钓鱼城、凌云城为最,提出想要亲自见识一下,因为大理也是地形复杂的多山国家,应该有许多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这次北上,高言曾途经泸州,也向泸州守将刘整提出想看看神臂山城的布防,却为刘整以不能擅自做主而婉拒。既是见到了四川最高长官余玠,遂再次提出要求,虽然冒昧,有些强人所难的意思,却也是情之所急、形势所逼。

本来城池守卫、武器装备、兵力配置都是高度军事机密,余玠考虑到大宋、大理既是同气连枝,同坐一条船,而今大敌当前,也不必再多遮遮掩掩,遂满口答应,派人将高言一行送到合州,命兴戎司都统制王坚全面配合,引大理人观摩钓鱼城等山城防卫状况,希望能对加强大理城防有所启示。王坚不大情愿,然军令难违,便又指派了爱将张珏,命他招待高言。而高言因为时间紧迫,原计划一日之内看完钓鱼城,次日再赶去嘉定访观另一座著名山城凌云城。不想钓鱼城实在太大,又是山城,无法骑马,仅观完外城城堞、城楼、炮台、墩台建制,天便已经黑了下来。他不想耽搁行程,遂决意夜览内城。张珏既受命全程陪同,当然不能拒绝,遂引高言一行穿越薄刀岭,往内城而来。

高言又在牛巷颈关卡环行了大半圈,细细观察一遍,这才道:“走吧。”张珏道:“是。”又叮嘱了唐锐几句,便带队护着高言离开。

过了牛巷颈往东,山道逐渐上行,陡坡也多了起来。张珏特意提醒道:“山高路险,大将军小心脚下。”高言道:“无妨。我自小在无为寺长大,就在点苍山下,山道还走得惯。”又问道:“我已看了大半城防,贵司主要还是靠弓弩防守,是也不是?”张珏道:“是。”

高言的随从杨深道:“大宋的神臂弓、克敌弓是名震天下的神器,蒙古人虽然兵强马壮,擅长冲杀野战,弓矢却弱,不能及远,在这点上吃了大亏。他们也不大会使用攻城器械,看来我大理国也要多配置弓弩手。”

张珏道:“杨将军有所不知,蒙古人已今非昔比。原先他们攻城只知蛮上,但听说他们在西征时俘虏了许多西方工匠,学会了制作大型器械,如云梯、塔楼、抛石机等,这些年来已陆续开始使用。对于像钓鱼城这样的山城,云梯、塔楼起不了太大作用,但抛石机则可以将弹石自高空抛入城内。那些弹石都是重达数百斤的滚石,若再在外面浇上一层火油,便成了一个大火球,一旦落到建筑或是丛林上,当即起火,蔓延燃烧,杀伤力极大。”

高言道:“噢,原来如此。那么贵司可有应对措施?”张珏道:“我们在山上也配置了抛石机,专门攻打敌军的瞭望塔楼及抛石机。”

大理自立国以来,国泰民安三百年,虽然冶炼发达,以刀利、马快闻名天下,但毕竟承平日久、未历战事,对新式兵器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高言听说抛石机威力巨大,忙道:“我想见识一下这抛石机到底是什么样子,可否请张将军带我过去一观?”张珏沉吟道:“嗯,这个……”

高言见对方犹豫,问道:“张将军可是有为难之处?”一旁杨深忙插话道:“前几日在重庆时,余玠余相公可是当面答应了我们大将军,可以随意参观钓鱼、凌云两城的城防。”

张珏道:“这个我自然知道。只是西面的抛石机安置在上天梯上,多有不便之处。大将军想看抛石机,内城东面也有数架。不过今夜赶去,怕是路途艰远。明日一早我再带大将军过去,如何?”

高言闻言很是不悦,道:“我因为时间紧迫,才连夜观防。明日我就要离开钓鱼城,张将军却不肯行方便,是有意推托吗?”张珏忙道:“张珏不敢推托,只是这其中实在有难处,所以才有所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