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辩论(第24/28页)

爱迪丝·德斯帕德从走廊进来,脚步很轻,房里的人都没听到。不过她并不是故意偷偷摸摸。当时她脸上掩藏的表情众人都不理解,直到很久之后才明白包含的意义。无论如何,虽然她的双眼因缺乏睡眠有些憔悴,整个人看起来还是非常美丽。在史蒂文斯看来,不知为何她比昨夜显得要年轻许多。她一只手抱着两本书,另一只手的手指在书上轻轻敲击着。她整个打扮低调而时尚,衣饰都非常美丽。不过事后史蒂文斯才发现,自己根本记不起她穿的是什么,只记得是黑衣服。

马克吓了一跳。他抗议道:爱迪丝,你不该来!你发誓今天会乖乖待在床上。露西说你昨晚根本没睡,除了一小会儿,还在做噩梦。”

“没错。”爱迪丝说。她带着一种公式化的礼貌,转头面对布伦南,“阁下就是布伦南队长,对吗?几分钟前你让他们离开时,他们告诉我的。”她的微笑十分得体,“不过我敢肯定你没让我离开。”

布伦南态度和蔼但不肯松口:“是德斯帕德小姐吗?我恐怕我们——”他对着被敲坏的墙壁点点头,咳了两声。

“哦,早就料到会这样。我找到了解决你问题的方法,”爱迪丝温柔地摸了摸抱着的书,说,“你瞧,我偷听到你说你认为衣橱和案件有关系。事实上,确实大有关系。我昨晚在里面找到了这些书。第二本很容易就翻到某一章,我认为迈尔斯叔叔虽不算读书人,但他发现这一章值得一读。我愿意对你读一读——你们所有人。文章可读性欠佳,是学术性的,有些枯燥。不过我想你们该听一听。特德,请你关上门好吗?”

“书?”马克说,“什么书?”

“格力木德的《巫术史》。”爱迪丝答道。

她坐在窗边的柳条椅上,用那种念洗衣单似的口吻,平静地说着。不过,就在她开始大声朗读之前,目光转向了史蒂文斯。后者为她目光中的兴趣和疑惑吓了一跳,那是种好像在怀疑什么的眼神。虽然不带什么感情色彩,她的朗读清晰而流畅。

人们对“永生者”的信念,最初源自十七世纪晚期的法国。首次见诸书面,是一七三七年马尔市①一名先生的功劳——《巫术、魔法、恶魔附身以及妖术论》;此后许多年间,甚至连科学家都认真讨论上述问题。相关争议至一八六一年因一场罪案审判,再次掀起高潮。

简而言之,永生者就是——大多数是女性——因毒杀罪被处以极刑,被绑在火堆上焚烧的女性,无论其焚烧时是否活着。此时,犯罪学领域和巫术领域交叉了。

最初使用毒药被视为巫术的一种,关于这种信念的起源也不难发现。“春药”或“咒药”被普遍承认为巫术,其实就是毒术师们大展拳脚的掩饰物。根据罗马法——引自保禄的着作《语录》,哪怕施用一点无害的春药都算犯罪,这在中世纪被认定是异端之举。而在英格兰,迟至一六一五年,毒杀犯也被当做巫师加以审判。当安妮·特纳因毒杀托马斯·奥弗伯利爵士②而受高等法院王座庭庭长库克③大法官审判时,她的“法宝”们被呈上法庭——包括一个铅质人像、一块羊皮纸和一小片人类皮肤——听审者感到一阵阴风扑面而来。

“当这些东西,包括巫术纸和其他画像呈庭时,”记录者如是写道,“绞刑架边传来一阵巨响,引起旁观群众一阵恐惧、骚动和迷茫。每个人都感觉到了疼痛,仿佛恶魔降临,因庭上展出了其杰作,但未得到承认而震怒。”(引自寡妇安妮·特纳在英格兰高等法院的庭审实录,一六一五年十一月七日)

不过,法国的“巫术谋杀”直至十七世纪晚期才达高潮。据《科学百科全书》所言,里斯本行使巫术的女巫甚众,甚至有个专门的街区。还有来自意大利(该国的托芬娜④女性秘密团体毒死了逾六百人)的格拉泽和埃克斯里四处寻找哲学石⑤,并出售砒霜。在本书其他章节中,我们曾经讲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宫廷里有不计其数的女士热衷恶魔崇拜,其中尤以黑弥撒最是著名,在女性的身体上杀死一名儿童作为献祭——此处谨依蒙塔古·萨默斯的着作《巫术史》。这是在秘密的房间里进行的秘密仪式。而拉·魏宁女巫⑥在圣但尼⑦招来了鬼魂。这些如今被称为恶魔崇拜的女士,并不都是盖尔所说的那种“满脸皱纹、眉毛纷乱、一口假牙、斜眼、声音嘶哑、言辞刻薄的老太太”。诚如支持处置女巫的约翰·盖尔牧师所言:“她们是世间最美的女人,囊括了从裁缝到宫廷责妇的各个阶层。”在她们手中,丈夫和父亲们纷纷死于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