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汝之名(第4/8页)
“到底有多少个柯南·道尔?”
“不好说,数都数不过来,”编辑大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我来算算,我给布莱姆·斯托克(11)《寄生虫》的创意。吸血鬼等题材不算。安斯提(12)直接把自己的《互换角色》拿来改写成《杰出的虚空实验》。《城市之上》这部描写妇女解放的喜剧实际上是由萧伯纳操刀的。我不会再跟他合作了。你绝对不会惊讶,韦达(13)打算写以中东为背景的绑架题材小说。《克罗斯科的悲剧》可能是我最喜爱的柯南·道尔小说。事实上,一些我安排下去的任务在审稿之后被我毙掉了,但是其他杂志还是愿意发表。我已经尽全力了,达内,这才使得柯南·道尔的名字能够尽可能地经常出现在《海滨》杂志的目录页面上。”
“枪手们还在继续写喽?”
“当然,不过我不确实这种情况能持续多久。你问这干吗?你也有意试水写一部署名柯南·道尔的小说?我想到类似多尔金之战的海战,潜艇摧毁英国海上霸权。不要?坐过飞机吗?要不写一种生活在云端的生灵,会飞。”他咯咯地笑起来。
“恐怕这种题材的小说才是威尔斯或者马修·P.席尔的最爱。我偏爱有事实根据或者描写现实生活的小说,毕竟我是记者出身。”
“得啦,别装得这么一本正经的,达内。用柯南·道尔做笔名的什么样的人都有。你难道没有察觉到《斯塔克-芒罗来信》(14)中采用了杰罗姆·K.杰罗姆(15)的写作风格?那种幽默感与宗教严肃性夹杂一体的结合形式,我觉得会成为西方不败。布兰德太太(16)带给我一本《皮漏斗》以及《大吉尼奥尔》中关于桑诺克斯夫人的部分。据她所说,这些都是E.内斯比特的儿童读物节选。我敢保证为《沙基队长》奋笔疾书的巴利(17)一定从中获取了不少用于铁钩船长(18)的创作灵感。不管怎么说,用柯南·道尔作为笔名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但是公众显然还被蒙在鼓里。没人怀疑,连你也不曾觉察。”
“我听闻坊间有谣言。”
“仅仅是谣言而已。”
“没错,这倒是真的。我忍不住想问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问题究竟出在哪?你又为何要向我求助?”
此时,在贝克街221B号:
“华生,你说说看,你都写了些什么?”
福尔摩斯大步流星地穿过起居室,把最新一期的《海滨》杂志甩到好友的大腿上。善良的医生小心地捡了起来。
“福尔摩斯,是这样的,从外观来看,这是一本最新的《海滨》杂志。”
“完全正确,我亲爱的伙计。除此之外,你就没什么想说的吗?”
华生仔细瞧了瞧封面,其上描绘了街头熙熙攘攘的场景。他打开目录页,映入眼帘的是皇室成员在宫中的照片,H.G.威尔斯写的科幻小说《空虚的地球》,一篇署名A.柯南·道尔的关于唯灵论(19)的文章……
“我没看出什么问题。”
“你当然看不出,华生。你只是视而不见。”
“我刚要说,除了这篇柯南·道尔写的《即将到来的神启》(20)。在我看来,这文章满纸荒唐言。”
“这篇当真不是你写的?”
“我的老天,当然不是,福尔摩斯。我只写你的案子。我可能会在里面增添一些氛围,比如加点颜色和对话以提升戏剧性,但是我一直都是用事实说话的。”
“我亲爱的华生,你能推断出是谁写了这篇文章吗?”
“我现在一点儿头绪也没有。格林豪·史密斯一直神秘兮兮的,这几年拼命推出署名A.柯南·道尔的作品。他手下有一批作家成天在捣鼓描写暴徒或冒险家经历的暴力小说、言情小说以及各种惊悚猎奇故事。如果我没说错的话,安东尼·霍普(21)嫌疑也很大,就是写杰拉德准将(22)的那名作家——我要是有他的才华就好了……”
“华生啊华生,人怕出名猪怕壮。你善于把我们的探案经历用一种浪漫的手法表现出来,但我心里很清楚,无论是你,还是《曾达的囚犯》的作者,都不会写这种愚蠢至极的文章。你显然已然忘却了我曾经利用文体风格学逐一分析过《海滨》、《培生》、《钱伯斯》等一系列杂志期刊主要撰稿人的身份。特定用语的出现频率、搭配的形容词、篇章段落的长度——受过训练的人都可以从这些线索中确认未知作者的身份。我们眼前的这篇文章,鼓吹所谓的占星术,显然不出自任何我已知的杂志作者之手。不过,我怀疑这篇文章是布莱克伍德那帮人搞的,假以时日,我一定会证明我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