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案 消失的尸体(第7/8页)

10分钟过去了,师父泡好一壶茶,招手示意我坐在他对面。

“小靳,喝喝我泡的茶。”沈建国倒了一杯茶,然后推到我面前。

我没敢喝茶,立马站起来说:“师父,我错了,不该偷跑。”

还没等我说完,师父就打断了我:“那事过去了,你先喝茶。”

我也不敢再说什么,深吸一口气,喝了师父泡的茶。

“感觉如何?”

“有点苦涩,从喉头滑下之后略带清甜。”

“嗯,你再尝尝这杯。”师父将他手中的茶放在我面前。

虽然不知道师父想干啥,但我没有拒绝,也不敢拒绝。

刚喝一口我就想吐,但又不能吐,只好含在嘴里,咽不下去,又不敢吐。

“怎么样?”

“师父,这茶过期了吧!”

“嗯,对!”师父面带微笑地看着我,点了点头说。

“师父!你……”我刚想吐槽,转念又想到了封尸案,直接愣住了。

“嗯,时间不早了,我也该走了,剩下的就交给你了。”师父非常满意地看着我。

我并没回应,而是陷入沉思之中。这宗封尸案,我考虑的因素太少了,所有的事物都有保质期,有自己本身的存在条件,好比茶叶过了保质期就变味了。尸体也一样,在露天的情况下,虫子的一切推论都成立,那是因为虫子在这样的环境下能正常生长,影响因素只有时间。

倘若把外部的条件换一换就完全不一样了,封尸案简单点来说属于特殊的密封环境。

据我所知,在密封情况下,尸体会彻底缺氧,没有获得光线照射,而这恰恰就是虫子们生长的主要因素。如果还继续套用正常情况下的昆虫演化论,来判断谁是真正的凶手,无异于大错特错!

当我反应过来时,师父已经离开了。我立马回到实验室,推演了一下密封空间下的尸体变化情况,尸气散发到外界的时间慢,气味小。所以,嗜尸性昆虫寻找到尸体的时间会受到侵扰,也会延迟昆虫到达尸体的时间。

由于氧气不足,产卵会减少,以应对氧气不足的现状。有的昆虫无法抵达尸体,就只能就近产卵,等幼虫孵化后,自行爬到尸体上。这就给了床单内的苍蝇一个更加合理的解释。还有密闭环境内通风不良,蛆虫群活动所产生的热量不易消散,微环境下的蛆群热效应相对较强,会促进苍蝇的生长,所以化蛹时间大大降低。

主要因为氧气较少,扩散受限,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死者身上,虫子侵袭的地方只在脖子以上和手上相对较少的位置了。由于入侵族群少,空间狭小,氧气低,所以羽化率非常低。韩哥当天捕捉到的昆虫相对较少,很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推演到这儿,我最开始对昆虫的推论被完全推翻。按照韩哥的推论,现如今尸体的腐烂程度,死者应该是在1月14~28日死亡。那死者的准确死亡时间应该早于1月14日,1月14~28日应该是昆虫幼虫爬到死者身上的时间。那个时候,尸体也能接触到更多的氧气,从而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腐败。

而我最开始已经确认了三种昆虫的存在:金蝇属的肥躯金蝇、叉丽蝇属的叉丽蝇和丽蝇属的红头丽蝇,它们三者的1龄幼虫所需要的最短时间都是1天,2龄幼虫1天,3龄幼虫2天。那么,时间可以追溯到1月10~25日不等。

加上寻找到死者的时间至少超过7天,换句话说,死者的死亡时间在1月3~18日之前或之间。我立马将这个消息告诉韩哥,结果被他痛骂了一顿。韩哥不愧是老法医,他骂完我之后,便跟上级沟通去了。挂电话前,他警告我好好反思一下。接下来,我也鼓足勇气给老高打了个电话,他的暴怒好比火山爆发,即便隔着电话,我依然能够想象到老高那副愤怒的表情。

最后,通过陈晓斌在银行最后一次取款记录,成功锁定一个给他汇了笔巨款的嫌疑人李明浩,他是天山集团的大少爷。当老高抓到他的时候,他在KTV包房里喝了个烂醉如泥,胸部着实有指甲的抓伤。当时,李明浩身边的几个保镖想要拦住老高,被老高两三下搞定,打到爬都爬不起来。

人赃并获也容不得李明浩狡辩,几经威慑之下,他便招供了原委。

原来,死者是李明浩的情人,因为要挟自己要娶她,还拿出一把螺丝刀威胁他,他当时喝得有点高,一气之下将她失手错杀。谁知道,当时闯进来一个男人,自称是被害人的男朋友,但他并没有向李明浩复仇,而是向李明浩要了一笔钱,并告诉了他封尸这个方式,之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