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案 消失的尸体(第6/8页)
另外一种体呈暗黑色,胸部前盾有2条很窄的暗黑纵条斑纹,下腋瓣上面具分布较广的黑毛,幼虫中发现前缘棘环第5腹节以前完整,第6腹节背部和体侧中部断裂,第7~8腹节仅限于表面,第3~7腹节完整的幼虫。原以为是红头丽蝇的2龄幼虫,但其头咽骨口钩钩部钝粗,背基角呈直角,是标准的叉丽蝇属叉丽蝇的2龄幼虫。所以,另一种是叉丽蝇,繁殖周期在3~5月、10~12月。
最后一种,两复眼几乎相接,侧颜及颊大部分黑色,触角后梗节端部口背方偏暗,胸部金属绿色有蓝色光泽,上有灰色粉被,腋瓣暗棕色,平衡棒宗棕至棕黄色。这是标准的丽蝇科金蝇属肥躯金蝇的特征,繁殖周期在6~11月。
综上三种昆虫,繁殖周期在11月重叠。
第二天一早,我去和老高、韩哥会合。这次我学乖了,是踩着时间点去的,为了避免踩雷。
“死者有明显被捆绑的痕迹,我在她的指甲里发现了肉丝,可惜已被虫子破坏,不能够检测出DNA序列。心脏位置有一处细小钝伤,为主要致命伤。按照伤痕,可以断定凶器是一把尖锐的利器,有可能是螺丝刀等器具,但房内并没有这类物件,这附近连五金店都没有。”韩哥说完之后顿了顿,先是挠挠自己的头发,又伸了个懒腰,“综上所述,凶手身上一定存在抓伤,而且只要找到凶器,凶手的身份也能确定。不过很奇怪,死者身上被虫子侵袭的地方只限于脖子以上和手上相对较少的位置。按照死者尸体的腐烂程度,正常情况下是死于11月14~28日。”
“我能确认死者肯定死于11月,先查11月的住户,谁身上有抓伤,谁就是凶手!”
“你小子进步挺快呀!”老高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差点把我拍散架了。
与此同时,老高的手机铃声响了,才使我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好消息!”通话刚结束,老高激动地看着我和韩哥。
“什么好消息?”
“就在房子后面找到一把有血迹的螺丝刀,已经送去了法医中心。”
“事不宜迟,我们分头行动,老高让局里调查11月所有住客的名单,然后鉴定凶器。”
“我和你们一起过去,刚才调查报告发过来了,11月住在214房的租客一共有三个。一个叫陈晓斌,男,31岁,从事电工工作,没有案底记录。一个叫胡东,男28岁,无业游民,曾经因盗窃案被捕,以前还有贩毒记录。第三个叫杨林,曾任小学教师,因为猥亵学生,被判入狱,11月那阵刚被放出来。”
我们赶回法医中心,将螺丝刀和死者身上的伤口进行对比和DNA鉴定,结果完全吻合。
“这下可以确定了,由于周边和家中都没有螺丝刀,凶手有可能是修理工。按照局里的调查资料,基本可以确定凶手是陈晓斌。”
“好,我现在就去安排抓捕工作。”老高听完,便带着警员冲了出去。
可我心里总有点不安,回家后倒头便睡了。
第四章 真凶归案
我们成功抓到了真凶,他将接受法律的制裁。我再次想起那个神秘警员,那如毒蛇般犀利的眼神,我至今印象深刻。他这么做是为了让我有机会犯错?我犯错对他有半点好处?这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醒来时已经第二天了,又是一阵电话铃声准时将我吵醒。
只听到电话一头传来老高兴奋的声音:“抓捕工作非常顺利,我们成功证实了,陈晓斌最近一次出现是在常德拉面馆,大晴天还穿着雨衣,他背上确实有抓伤。只不过,他的精神出了点问题,问他什么都不知道。”
老高的一通电话,让我又有些疑惑了。究竟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明明另外两个租客怎么看都更有可能是凶手,为什么偏偏会是陈晓斌这个不像凶手的人?最凑巧的是恰恰他身上有抓伤,而精神出了问题。到底什么环节错了?凶手真是陈晓斌吗?难道是虫子?
就在这个时候,我听到了敲门声,走过去开门一看,师父居然站在门外。
“师父,您怎么来了?”
“不欢迎?那我走。”
“别,您快请进!”眼看师父转身欲走,我连忙拉住他。
师父进门之后,我站在旁边没敢动。他开始清洗泡茶的茶具,准备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