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案 消失的尸体(第5/8页)

“别看了,那团东西之前是猪肉,肉被昆虫啃光了。”韩哥走到我的面前解释道。

“是吗?”如果真是这样,那我现在就可以肯定,有人想害死我。如果在墙内插上一把刀,或是在猪肉上下点毒,都能让我死于非命,而对方却并没有这么做。这样一来,又意味着什么呢?

“没问题吧?”

“没有,只是今天见到了师父。”

“他跟你说了什么?”

“嗯,这个东西,韩哥认识?”我拿出师父留下来的瓶子。

韩哥见到瓶子的瞬间脸色就变了,一把抓过去仔细地端详起来。

“这虫……”韩哥欲言又止,好像变了一个人,“你咋会有?”

“我在杜飞的尸体上抓来的。”

“什么!”韩哥发怒了,然后又想了想,“下不为例,这个暂时由我保管。”

“好了,从现在开始你就当没见过这只虫。”韩哥说完这句话,就离开了房间。

那到底是什么虫子?为何韩哥和师父见了之后都如此反常?

我一个人傻站在原地,甩甩脑袋抛掉疑虑,绕过尸体,准备去墙洞中采集一下蝇蛆。

在正常情况下,尸体的正下方才是虫子的主要集结地,收集到的虫子也更有价值。

第三章 密室虐杀

发现那张脸的眼眶里有白色的蛆虫在来回蠕动,我的大脑开始高速运转起来。最终,推算出一个让我头皮发麻的结论,这是一具被封在墙缝里的水泥干尸!

我检查过韩哥收集的虫子,丽蝇属的居多,可惜无法确定种类。我认为,有必要再去收集一些幼虫,以此鉴定它们的种类。然而,我搜索了一阵子后,才发现死者是被强行密封在墙内,由于隔壁房子的潮湿,引起出租房的墙面出现漏洞,昆虫才有机可乘,找到墙里头的尸体。床上的不明物正是尸体上的苍蝇穿过墙洞化蛹所致,而我之前感受到的冷风,也是从墙洞中传出来的。

“密室虐杀案,死者身上有捆绑的痕迹。”韩飞正在和高健商讨今天的检查报告。

“死者的房间与旁边的房间有个隔间,不知道这么设计的用意何在,或许是为了平衡两间房子的温度。无巧不成书,藏尸者或许没想到,虫子如此无孔不入,无论多么微小的孔也阻挡不了它们。”

正因为如此,虫子为了生存,将两间出租房的隔间漏洞不断扩大,直到涌出墙外化蛹,这也变成了找到尸体的关键因素。不过,我却认为凶手智商特高,当然亦不排除有第三人指导犯罪的可能。一想到第二个推论,我居然颤抖了一下,因为我感觉到有一双眼睛,无时无刻不在观察着我。

“我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确定最终报告。”

“这次的案子比较特别。”

他们聊完了,我才慢慢爬上去,抬头说:“老高,给我搭把手。”

“你小子。”老高笑骂着,把我拉了上去。

我看了一眼韩哥说:“至于确切的死亡时间,韩哥你也没办法吧?”

“你小子活腻歪了?”老高扬起手要抽我,脸上带着怪笑。

“老高,别激动,他说得没错。”韩哥的这句话让老高愣了半天。

“什么意思?”

“现在的法医鉴定,也就是韩哥的老本行。鉴定伤口与死亡原因,韩哥自然能解决。”我故意停顿一下,瞟了一眼韩哥,才继续讲述,“然而,这宗墙内封尸案,死亡时间成了最大问题,主因是缺氧导致尸体腐败程度与正常情况下的尸体腐败程度差距太大,想要靠法医单方面鉴定,就成了一件难事。”

“是这意思?”老高抬起头,又问韩哥。

“继续说下去。”韩哥没有正面回应老高,而是对我说了一句。

“虫子不管尸体藏在何处,只要有缝隙,它就会蜂拥而至。所以,虫子才是破案关键。”

我们将昆虫样本带回局里,韩哥主要负责利用DNA和局里的人脸系统等高科技技术确认死者身份、死亡原因等。所以,我们三个人各自分头行动,施展出自己的长处,案子进入关键阶段。

在韩哥捕获的成虫之中,我确定虫类主要有三种,初步断定同属丽蝇科。

其中一种体长8mm,蓝色,色泽并不光亮。体表粉被较密,前缘基鳞黄褐色。而且我还在幼虫中发现了略为黄色的白色幼虫,体表棘较小,明显地呈小列状排列。由此可以推断,这是丽蝇属的红头丽蝇,繁殖周期在4月下旬~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