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第29/30页)

直到返回灯舞村为止,有纪都无法忘记昨天见到的那个男子的眼神。

行政手续完成后,有纪便正式地成为了驿站新的当家,也就是官设灯舞驿站的管理人。就这样,有纪以驿站管理人,同时身兼冈谷商店女主人的身份,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驿站的客人除了公务员之外,还有很多商人以及来自岛上各地渔场的男子。除此之外,也有在灯舞卸下货品后,运送到各地渔场及村庄的内地商人。有时一些大学的研究者、登山家以及大自然爱好者,也会留宿在此地。大家都是骑着马,再用几匹马驮着行李,一路前往下一个驿站。商人一般都会带着十匹或是二十匹的马。每当需要用大量的马匹时,宣造就会从驿站后面的放牧地召集马匹过来。

冬天时,千岛汽船的联络船每月只会来一两次。尽管如此,单冠湾还是处于流冰范围的极限位置上,因此很少会有因流冰而关闭的情况出现。西海岸港口结冰的时期,运往西海岸村庄的货物,全都会在灯舞及年萌的码头卸货,因此灯舞的驿站一年到头,都是相当繁盛的。

在驿站里,有纪得招呼客人,张罗餐饮,登记账册,在铺着地板的大厅里陪客人谈天说地,有时还要热酒,烤鳕鱼干来招待客人。至于类似照料马匹这样的重体力活儿,则全由宣造一手包办。才继承驿站没多久的时间,有纪在工作上就已经驾轻就熟了。

到了晚上,当客人就寝后,有纪会从驿站回到主建筑,在铺设着木地板的茶室里,屈身在那张木椅上一边休息,一边稍稍品尝点果酒。

果酒好像是伯母酿造的,在厨房里存放着好几瓶。这些酒的原料几乎都是蓝莓和越橘。有纪很小的时候,每年都会去摘这类的果实。

茶室的墙壁上,挂着家族的纪念相片。伯父夫妇并排坐在椅子上,后面站着有纪和宣造。四人都穿着正装,表情十分紧张。在相片里人物的周围,闪耀着一圈椭圆形的光晕。那是五年前,函馆一名年轻摄影师替他们拍摄的。

在客人不多的宁静夜晚,有纪经常手拿着果酒,看着这张照片,回忆着离家后那五年的时光。

那是昭和十一年秋天发生的事。一名年轻摄影师来到了择捉岛单冠湾,他背着一架德国制造的优质相机,还带着一名实习徒弟。

男子在函馆市的住古町拥有一家生意很好的照相馆。虽然这个男子家是在港口拥有好几栋仓库的富商,但是他将家业全都交给了父亲及兄长,自己则以感兴趣的摄影事业为生。他曾经上过东京的摄影学校,和年轻的摄影师们一同组成拍摄艺术照的团体。除了在函馆的照相馆拍摄纪念照和个人照以外,他还频繁地参加各种公开的摄影比赛。他不仅是函馆的一名年轻文化人,也是个热衷收集唱片、培养赛马的潇洒公子哥。当他来到择捉岛时也是这样,质地优良的套装衣服再搭配上笔挺的衬衫,让岛上的人们看了无不大为惊讶。那年,他二十九岁。

那名男子来到择捉岛,是为了拍摄这座岛上的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情。据他所述,内地几乎没有人曾介绍过择捉岛的自然风景与文化。所以择捉岛是个很新颖的题材。他在灯舞的驿站里停留了将近一个礼拜的时间。

停留期间,他被有纪那日俄混血的美貌所吸引,为有纪拍了好几张照片,又试着向有纪发出邀请:“要不要来函馆?我会好好照顾你的。”

有纪当即摇头拒绝了,不过男子离开两个月后,从函馆寄来的照片,让有纪本来平静的内心又起了波澜。男子为有纪拍的这张肖像照片,美得连有纪自己都看得出了神。

十天后,有纪带着小小的布巾包裹前往天宁村。运送照片的联络船,会绕行岛屿一周后再回到单冠湾。就这样,有纪避开别人的注意从天宁搭上船离开了择捉岛。

有纪并非对伯父家有所不满,驿站的工作也不算太辛苦,对于别人在自己背后的指指点点和中伤,她也早已经习以为常了。只是对当时的有纪而言,她需要一个能够让自己解放的男子,一个会在耳边悄悄地对自己说“你好美啊”的男子。有纪渴望着一个能对自己说“我要你”这句话的男子,但在择捉岛上,并不存在着这样的男子。这一年,有纪是位美丽且成熟的十九岁混血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