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第27/30页)
择捉岛上没有汽车能够通行的道路,当然也没有任何一辆轿车,马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当岛民们要外出到其他村子或渔场时,一般都是骑乘自家饲养的马匹,或是在驿站租借马匹。他们所使用的马匹,大多是被称做“道产马”的小型马。这种马因为十分耐寒耐粗食,所以被居民视为珍宝。冬天的时候,也是由同样的马匹拉着雪橇行走。
从灯舞村子到留别本村,主要有两条道路。
沿着单冠湾的道路首先会通到年萌,从这里以横穿岛屿的方式前往西海岸。虽说是横穿岛屿,但是年萌和留别之间正好是横贯岛屿的山脉的山口,所以并非太过险峻的道路。这条路大约需要七个小时的路程。
另一条路线在灯舞村被称为“灯舞街道”,是一条简陋的山路,越过海拔两百米左右的丘陵,可以抄近道通往岛屿西边的海岸。虽然是条有点坡度、难以通行的道路,但只需要五个小时的路程。尽管有点绕远,但今天有纪还是决定走那条经过年萌的设施相对完善的道路。
出门之际,有纪穿着法兰绒布料的衬衫,用毛线编织而成的羊毛夹克,以及木棉布料的工作裤,脚上穿着一双裹到脚踝位置的长靴,头上戴着毛毡的马帽。鞋子和帽子都是某位西洋画家送给她的。有纪心想,工作裤倒是无所谓,仅仅是帽子、鞋子和羊毛夹克,一定又会在单冠湾成为一时间人们关注的话题。虽然那些都是实用物品,不过还是属于比较都市风格的东西。马背上除了装有文件的包以外,还装着水壶和装有换洗衣物的小包行李。有纪在早上八点从灯舞出发了。
对有纪来说,坐在小型道产马背上一路摇晃到留别,远比她在出发前所想象的还要辛苦。因为自从她私奔到函馆之后,就几乎再也没有骑过马。她在途中频繁地让马停下,因为马和自己都得休息休息。等抵达年萌时,她的衬衫早已被汗水浸湿了。
有纪决定在年萌的驿站换马。
驿站的主人看到有纪的脸后,掩饰不住惊讶地问道:“你怎么又从函馆回到这岛上来了?我听说你生活过得不错呀。”
有纪被人包养及做过女服务生的传言,在岛上早已是众所周知。
有纪回答说:“对那些无聊的谣言,我一向都是一笑置之的。毕竟我也算是经历了一些磨炼了!”
“你今年几岁啦?”
“二十四了。”
“你变得更漂亮了!以前每当在面受了欺负,就哭着鼻子回家,现在回想起来,简直不敢相信!”
“那些曾经受过委屈的日子,在函馆的时候从男性那里得到了慰藉,这些您应该都听说过了吧。”
“详细情况我是不了解啦,”主人将马的缰绳递给有纪,“我只知道你看起来,确实像是经历了一番磨炼。以后你也打算一直这样过下去吗?”
“与其伤心哭泣,倒不如这样生活更轻松。”
离开年萌村后,有纪继续沿着年萌湖的湖岸朝北方前进。湖的周围是海拔一百五十余米左右的丘陵地带,同时也是一片栽满了虾夷松的原始森林。越过湖泊,在远离丘陵的西面,可以望见绵延不绝、海拔基本上都有一千五百米以上的单冠山区。很快,道路离湖泊越来越远,开始进入低浅的山谷之中。马并不需要特别下达指示,就算走的不是同一条路,也可以当做在同一条路上闷头往前赶路。
当有纪终于穿越山谷,到达留别镇郊区时,那里正在进行道路施工,看起来像是要拓宽道路的样子。大概有二十名工人,挥动着镐头,舞动着铁锹,抬着土筐不停地在工作着。所有人都穿着汗衫,满身泥土和汗水,脏兮兮的。有纪在施工现场前方下了马。
“注意!注意!”一名看上去像是工头的男子怒吼着。他戴着鸭舌帽、身穿灯笼裤,是个身材矮小的中年男子。他手上拿着一根长棍,看上去很像是板斧的柄。
“有个女的要经过,先停一下闪到一边去!”
一名工人好像用尽了力气,精疲力竭地当场瘫倒在地下。那名工头模样的男子转过头去,冲到了那名男子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