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的杀机(第7/8页)
——听说你和记者们向海部氏高喊,告知危险了,可海部氏没躲开,这是为什么?
“我也感到非常奇怪。不过,自脑血栓发作以来,他的反应确实是变得迟钝了。”
——就是说,留有脑血栓障碍,没立即反应过来?
“我想可能是的。”
——海部氏听力差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好象多少差—些,但不是听力衰减。”
——你为什么在坡道上停下了?
“鞋带开了。”
目击的记者们几乎也做了同样的证词,据说在场的人都高喊危险,可海部完全象没有耳朵似地朝卡车跑下来的方向走去了。
“那真象是自杀呀。”
“不,可能真是自杀。海部被搞得走投无路了,活着也没什么指望,财产因漏税的追征税被弄得一干二净,政财界和右翼的伙伴也众叛亲离。”
“可是,死得也太快了。面对明后天的传讯,他本来还是精神十足如呢。”
“那是假精神。如果出席传讯就逃不脱了。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正好跑来一辆卡车。当即坚定了自杀的意志……”
“这样一来,很多人可就心安理得了吧?”
“仓桥英辅一伙现在肯定在喝庆祝酒呢。”
总之,海部一死,斯普鲁特问题也无法弄清了。
记者们反复地猜测着海部的死,沉浸在巨大的徒劳慼之中。
如此一来,一切都封闭在黑暗之中了。
涉及日A两国的战后最大的贪污案件,还没触及到栖于腐朽核心的黑怪物,便被埋在了厚厚的疮痂之下,大概检察和警察机关的利刃对这疮痂也无可奈何。
——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
在严重的徒劳和疲劳感的冲击下,记者们似乎听到了怪物在腐朽的浓汁中发笑的声音。
七
在海部隆造与撞死他的卡车车主石田建设,以及司机垣见茂弘之间,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关系。
然而,警察当局对这事故的发生仍持有怀疑,引起警察注意的最大的疑问声,便是海部完全没有意思躲避飞奔而来的卡车,而是笔直地向前走的。
从这一点出发,产生了自杀说。但是,无论是因卡车失灵造成的事故也好,还是预谋之举也好,对于海部来说,都应是事先所没预料到的。如果是自杀,也是海部看到飞奔而来的卡车之后,突然决定的。
即使如此,在发现卡车的一瞬间,或是佇立不动,或是跑开,总之海部应该在表露出一些本能的反应之后,才决意自杀。
然而,目击者们一点儿也没看到这样的反应。似乎海部完全没看到卡车,是一直走下去的。也没听到人们告险的喊声。
既使是因脑血栓后遗症听觉减弱了,也应能够感受到突然奔驰而来的卡车,并且也应能够看到。海部隆造的行动令人疑惑不解。
即使石田建设或垣见茂弘受人之托要杀害海部,采用的也是准确率极低的,愚蠢的方法。
海部死了。如果这是谋杀,也是偶然又偶然的结果。决不会有哪个被害者在坡下老老实实地等待着失控的卡车狂奔而来。
这只能说是一次事故,海部可能因脑血栓后遗症没看到卡车——这种意见占了优势。
“能不能是知道这种特殊病症的人布下的圈套呢?”在占优势的意见之中派生出了这样的看法。
“野野宫作为海部最近的贴身人,可能知道这种病症。”警察因这新的看法都紧张起来了。海部隆造是斯普鲁特事件的关键人物,大概有很多政财界的大人物,在为他这简单的死去而兴灾乐祸。
假如是这些大人物之中的一个人贿赂了海部的近随野野宫,封住了海部的嘴呢?……
新看法决不是荒涎无稽的。
如果海部有这种特殊的后遗症,不用贿赂石田建设或司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设下圈套。只要让海部身边的亡命之徒撤除手制动和机械制动,圈套就设定了。如果道路不偏斜,汽车就会朝着犯人希望的方向一直跑下去。
“海部果真有如此现成的后遗症吗?”根据这个疑问,警方征求了专家医师的意见。由于担心主治医生藤井博士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偏袒海部和野野宫一方,所以回避了。
据T大脑外科神山正树教授的介绍,充分肯定了这种可能性,即“大脑由左右一对的大脑半球和夹在其间的柱状脑干构成,右半球的指令控制左半身,左半球的指令控制右半身。左右半球受损的左侧麻痹患者中,平均3-5人中有一人患‘视空间失认症’,无视左侧半边的空间,即视之为不存在,例如让他画钟表字盘,只能画出从0-6点的右半边,虽然也看到了左半边,但对他来说却当作了不存在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