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鸦和洪鸣老师(第5/8页)
“关于这种暧昧私情,丹织老师和洪鸣老师应该最有体验吧?两位尚年轻,一定有不少身临其境般的片刻留在记忆中。”
“同行之间最容易激发情欲。”
“读书会反映着我们的命运。某些人的相遇是前定的。”
尽管这类话语近乎调戏,但洪鸣老师和张丹织都爱听,他俩红着脸,交换着会意的眼色,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风度。有时文老师会凑近张丹织说:“瞧他多么爱您!”当张丹织连连否认时,文老师就会补充说:“我说的爱不是那个意思,是另外一种,我知道洪鸣老师有爱人。”于是张丹织那紧张的内心就会放松下来。
渐渐地,洪鸣老师觉得自己也离不开张丹织女士了——他频繁地想起她,盼望在读书会看到她。奇怪的是,他的痛苦竟减轻了好多。不知为什么读书会里的人认为他们讨论的那些书当中有一本是他写的,他们暗地里议论这件事。当张丹织来询问他时,他坚决地否认了,但张丹织女士满腹狐疑,陷入了某种深思。洪鸣老师心里想,这大概就是阅读的魅力吧。也许他们应该将所有的小说都当作爱情故事来读;也许,书友们认为他写了一本同爱情有关的书。他们的这种猜测是出于多么美好的心愿啊。洪鸣老师想起了他的朋友连小火。那个时候,他陷在失恋中不能自拔,他和洪鸣老师的每一次的谈话都是谈张丹织女士。他的回忆性的谈话就是一本精彩的小说。后来他终于摆脱出来了。毫无疑问,他介绍给连小火的那些书籍也帮了大忙。想着这些奇遇,洪鸣老师觉得自己仿佛真的在脑海中构思一篇很长的小说,只是那些情节和句子都隐没在黑暗中,他仅仅捕捉到一些含含糊糊的画外音。他不是文艺工作者,他是个实际的人,但这并不妨碍他每天构思那种朦胧的小说情节。阅读有时会产生这种奇妙的效应,这令人充实。还有读书会里那位白发白眉的云伯,他那明察秋毫的目光有点像鹰,但决不令你感到不舒服,相反,洪鸣老师甚至渴望自己在他的注视下灵魂出窍。
“我知道您早就对我失望了。”许校长对他说,“可您为什么就不能再多一点耐心呢?我们有一个彻底翻身的计划。我有件事要向您打听:您觉得敝校的青年教师素质如何?”
“他们素质高极了。我怀疑您是否派遣过某人到我这里来做卧底,我为这事心烦。”
“千万不要过分疑心,一切顺其自然吧。”
校长说得对,一切都要顺其自然。再说这位校长自己对事物的分寸把握得多么好啊。有一次,洪鸣老师差点要对鸦说出张丹织女士的名字了,幸亏他及时忍住了。今后他当然也不会主动对她提起这位新朋友,永远。鸦的世界里有一些禁区,不是所有的事她都能理解。多么不可思议啊,他已经有了鸦,还会想要去交别的女友。但是他同她的关系中并没有明显的性的意味。那么,那是一种什么意味?他细细一寻思,忽然明白过来了,那就是读书会里的意味。在读书会里,所有这些事都是安全的。大概因为读书会里的世界是虚拟的世界吧。不过虚拟的世界却最真实,真实而安全。
鸦一大早就同小勤去镇上赶集,她要去买些新鲜花生回来吃。
她俩一边走一边聊天,乡间空气很好,清风吹着,各式各样的野花在路边开放。
“鸦姐姐,我打算一辈子不出嫁。除非找到像姐夫那么好看的人。这里周边根本没有年轻人,我等了好多年都没遇见一个像样子的,现在已经死心了。我妈想逼我嫁到外省去,她休想。”小勤说。
“小勤你才十六岁,早着呢。你会等到比你姐夫还好看的人。”
“我早就不等了。我和玉双,我们俩决心永不离开此地。我们爱这个地方,就在前天,我和玉双在村头的那段红墙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谁也别想把我们拐走。”
“你们的名字刻在哪里啊,我也想刻一个呢。”
走路时,鸦老觉得有哀婉的歌声不即不离地跟随着她。她有点羡慕这个小女孩,她是多么能把握自己啊,就像——就像洪鸣老师带给她的那本书里头的一个人物。
“你不用刻。因为你有姐夫,不会成为孤家寡人。我和玉双不怕成为孤家寡人,我们愿意在这里活到很老很老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