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鸦和洪鸣老师(第3/8页)

“可了不得,”洪鸣老师说,“我们家要出一个文学工作者了。鸦,我觉得你天生是文学行列里的人,我周围没有你这样的人。你完全可以练习写作。”

“瞎说。我根本不能思考,更不能将我的思想写下来。我要那样做的话就会失眠,很危险。”鸦说这话时眼睛望着别处。

“我明白了。用不着写下来,你同我说一说就可以了。自从你读了这些书之后,我再重读时,就好像眼前出现了另一片天地。你是最棒的!”

但是鸦的眼神变得有点忧郁了,洪鸣老师一时追不上她的思路,就默默地抚摸着她的肩头。他对自己说,没有过不去的坎,他要拼命努力。鸦太正常了,所以那些小小的不正常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鸦并没有阅读的激情,洪鸣老师借回什么书,她就读什么书,仿佛有些被动似的,令洪鸣老师大为不解。

“有一些物团挡在书中发生的事件前面,我看不太清那些事情,我不能用力,一用力就好像要发生眩晕似的。所以我想,还是顺其自然吧。是不是因为我太喜欢你的书了呢?”

“那不是我写的,是一些伟大的作家写的。顺其自然吧,鸦。对于我来说,你就是美。这半年里头我的变化太大了,我以前真狭隘。”

鸦痴痴地看着他,看了一会儿,忽然低下头轻轻地说:

“我刚才没听懂你的话,我是不是出问题了?”

洪鸣老师一有时间就同鸦一块去郊区的山里。他俩一块爬山。爬着爬着鸦就会欢呼起来,脸上显出婴儿般的表情。洪鸣老师惊讶地说:“鸦,你应该是在山里出生的。”但是鸦的激情持续的时间很短,往往爬了不到一里路,鸦就催促洪鸣老师回家。洪鸣老师独自一人时常常深思鸦的这种表现,但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一块读了半年小说之后,洪鸣老师有一天动员鸦去加入城里的一个读书会,还说两人一块加入必定受益多多。

“我担心我去了会紧张。”鸦说。

“啊,不要这样想!我有个朋友在那里,他为我描述过读书会,那应该是个妙极了的组织。”

后来发生的事说明鸦并不是过虑。涉及她心爱的书时,鸦就好像又变成那个咬人的怪女人了。洪鸣老师终于相信了鸦的话——她的确不能去人多的地方。

那些柔情缱绻的夜晚,洪鸣老师在心里反复对自己说:“我做得对。”他觉得自己重新又焕发出了青春的活力。

可是转折又到来了。一天早上鸦说,她要去母亲家里住一阵。

“是因为失眠吗?”洪鸣老师拉着她的手问道。

“有一点点,不过不厉害,回去休养一阵就好了。”

她坚决不让洪鸣老师陪伴,自己一个人坐长途汽车走了。

她一到母亲家就给他打电话了。洪鸣老师从她的声音听出来她非常放松,好像那些在工厂里做流水线的女工下班了一样。这个发现令他陷入痛苦之中。鸦离开后的房间显得空空荡荡,洪鸣老师强迫自己适应重新到来的孤独生活。他想,他已经经历了巨大的幸福,所以目前老天给他的孤独也是很公平的。

鸦隔一段时间就去母亲家待上两星期。她在乡下种蔬菜,养鸭,打草喂鱼。她还交了两个小朋友,都是很早就辍学的乡下女孩。由于白天里搞劳动,又得到大自然的滋润,她的睡眠便得到了改善,眩晕也好了。然而她母亲看见她时常独自垂泪,当然是因为想念洪鸣老师。有次母亲偷偷打电话给洪鸣老师,洪鸣老师就急匆匆地赶来了。他俩一块度过了仙境般的三天。洪鸣老师在乡下时,鸦还是寸步不离地跟着他。她心里一直有种预感,那就是她和他终将分手。但鸦不能深入地想这种事,一想就要发眩晕病。

“妈,您觉得他怎么样?”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你命中的贵人,一个少有的男子汉。”

“如果我不能再去城里待的话,他怎么办?他爱他的工作,更爱那些学生。我,我在拖累他啊。”

“你会好的,丫丫,要有耐心,转机会来的。”

母亲背着女儿大哭了一场,她感到天昏地暗。

鸦在洪鸣老师家待的时间越来越短,一年里头回母亲家的次数越来越多。有一天,她出门去买菜,忽然在大街上迷路了,也忘了自己是出来干什么的。后来是交警将她送回了洪鸣老师家。第二天洪鸣老师就请了一位老阿姨来家里。他对鸦说,徐姨是他的堂嫂,刚死了丈夫,又没孩子,成了孤寡老人,在家里寂寞难熬,想到他家来帮忙做做家务。鸦一边听洪鸣老师介绍一边点头,也不知她心里怎么想的。于是徐姨就留下了,她每天一早就来陪着鸦,两人一块搞卫生,一块上街。到了下班的时候,洪鸣老师回来了,徐姨就回家去,她住在城东。徐姨头脑灵敏,见多识广,和鸦相处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