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防大蟆(第14/23页)

“老头子,我看你就别太伤神了。就随便张罗一场吧,只要稍稍把人给吓得一愣一愣的,剩下的就交给那位大爷处理。不是说他身手不凡?”

“武艺再高强有什么用?届时那里满是看热闹的家伙,除了有捕快警戒,四周还围有竹篱呢。”

“那么,只消让众人朝其他方向望一望,不就得了?”

“竹篱该如何挪开?”

“只要动点手脚,让它容易倒塌就成了。反正这东西是在事前造的。届时只要弄出一阵大声响,趁众人朝那头张望时,一口气将它给推倒。如此一来,看热闹的人群便会涌入场内,再趁这混乱……”

好点子,长耳模仿林藏的口吻说道:“小子,原来你偶尔也会出些好主意。那么,噢……”仲藏再度摊开地图,指着说,“对了,这儿有片森林。决斗场是此处,只消在这头弄出点声响——不,光是声响恐怕不够,得久久地引人注目才成。看来还得在这片森林上头弄出个什么……”

“会是什么?”

“如今哪有时间再造出什么大东西。手头有什么就用什么……”

要用那蛤蟆?又市问道。

“先以大蛤蟆慑人,再乘隙杀人?怎么又是个骗孩童的把戏?那原本无须送命的五名帮手,和那姓岩见的窝囊武士,都得随这无聊的把戏命丧黄泉?真是不值……”

着实不值,又市再次感叹道。

南町奉行所的定町回同心志方兵吾,听说于本所举行的决斗有怪事发生的传闻,乃决斗的两日后,即正月十日的事。

传闻内容无比荒诞。仇人武士被逼入绝境,于决斗中使出妖术——于堂堂正正的决斗中使用妖魔之术,可谓卑劣至极,此人简直就是前所未闻的恶棍。此一传闻,于街坊间传得甚嚣尘上。

捎来这传闻的,是冈引爱宕万三。

由于想不通这妖术究竟是什么样的东西,志方便向万三询问。是,万三先是恭敬回应,旋即苦笑道:“别说是大人,小的也感到难以置信。”

“本官并未问你相信与否。欲知的是这一坊间传闻的全貌。惜本官孤陋寡闻,对妖术一无所知,即便听闻降魔或障眼之术等诸多解释,亦是无从想象。可是什么类似儿雷也变幻术的东西?”

“是的,正如大人所言。”

“正如本官所言?难不成,此人化成了一只硕大无朋的蛤蟆?”

老实说,正是如此,万三回答道。

“真的幻化成蛤蟆?”

绝不可能。

“禀告大人,此乃街坊传言,故仅听信五成便可。该场决斗的一方为一个姓疋田的浪人,身高足有六尺,满面胡须,貌似钟馗,是个可与石川五右卫门相比的不法恶徒。另一方则为一个姓岩见的俊俏武士。两人样貌之悬殊,犹如牛若丸对上弁庆。”

万三干起活儿来颇有两下子,唯饶舌这点着实教人困扰。通常得耗上好些时间,方能自其言语中听出要点。志方本欲催其尽快切入正题,但仍决定耐住性子听下去。

“只可惜……这复仇者没有牛若丸般的身手,”万三语带嘲讽地说道,“这牛若丸剑术奇差,别说是乌天狗,就连只乌鸦只怕也打不过。决斗将由何方胜出,早已是一目了然。这么个复仇者,别说是无从斩敌雪耻,想必自己还得命丧仇人之手。或许眼见情势如此,疋田即便早已为本所所捕,依然是一派悠哉,一无所惧。”

“一派悠哉?”

“是的,悠哉得有如上酒馆作乐的逍遥人。”

据实说来,别吹嘘得像你亲眼见过,志方斥责道。但传闻就是描述得如此活灵活现,万三回道:“总之,想必此人必是身手不凡,若有哪个不知好歹的小子冲上去,只消手指一捻就能使其毙命。孰知那复仇者志在必得,为报一箭之仇,竟自母藩遣来帮手,共差出一名、两名、三名……”

“本官听闻共九名。”

一共遣来了九名帮手。怎么看,这帮手都多得异常。或许的确是我弱敌强,但再怎么说,十对一绝算不上是堂堂决斗。志方原本对此纳闷不已,听闻经纬,方知两方实力原来如此悬殊。但思及至此,志方又开始质疑了。万三常将话说得夸张,何况这次说的又是从流言蜚语里听来的。就连信个一半,只怕都要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