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审第三天(第20/22页)

“请问阳一郎的弟弟住在哪里呢?”里沙子想要化解这股尴尬的气氛,阳一郎的父亲歪着头,朝厨房喊道:“孩子的妈,佑二是住在哪里啊?”

“我记得是住在二子玉川那边!”传来母亲的回应。

阳一郎的母亲手拿酒壶和小杯子坐回位子,继续用餐。或许是刚才的紧张感已经化解,阳一郎的母亲不再说个不停,而是边用餐,边想到什么似的问里沙子一些事,像是老家在哪里、兴趣是什么、喜欢吃的食物还有父母的事。主要都是母亲和里沙子在对话,阳一郎和父亲只是偶尔插嘴。

里沙子已经比起刚来时从容、自在了许多,总算能静下心来观察阳一郎的家人。虽然他们看起来感情很好,其实对彼此并不怎么关心,这一点还真有趣。父亲竟然一边说不知道小儿子住哪里,一边和阳一郎拿掉装饰用的花朵。

每道料理都很美味可口。当里沙子听到黑豆和金团都不是买现成的,而是亲手做的时,内心闪现一丝不安:阳一郎有个厨艺一流的母亲,口味不会很刁钻吧?

虽然每次里沙子夸赞好吃时,阳一郎的母亲都很开心,她却也嗅得到一丝母亲的困惑,也许是因为同桌的男人们一直对美食佳肴没什么表示。

漆盒拿走后,换上寿司。阳一郎的母亲又温了一壶酒,阳一郎也开始喝起日本酒。因为母亲只喝了一杯啤酒,也没问里沙子要不要喝日本酒,所以里沙子只好边喝阳一郎母亲泡的茶,边吃寿司。无论是母亲亲手做的料理,还是叫外送的寿司,男人们都只是默默地吃着。

“这孩子真的是一路愣头愣脑地长大呢!”寿司快吃光时,阳一郎的母亲突然偷瞄着里沙子说道,“他是个温和又踏实的人,从小就很照顾弟弟,帮了我不少忙,今后这孩子就拜托你了。”

突如其来的托付让里沙子怔了一下,赶紧低头回礼:“也请您多指教。”她知道应该再多说些什么,却因为过于惊讶而憋不出半句话。

阳一郎送里沙子到最近的车站,两人道别后,里沙子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她突然察觉自己其实不是因为惊讶而反应不过来,而是因为内心复杂的情感还无法理出个头绪,面对那般突如其来的情况,有些措手不及。

当然也有惊讶的成分。在里沙子认识的长辈中,就算真的打从心底为子女感到骄傲,也不会像阳一郎的母亲那样称赞自己的孩子,况且还是当着本人的面。被母亲这么夸赞的阳一郎既没害羞也不否认,只是倒满手上的小酒杯,一副事不关己似的喝着酒,搞不好他从小就听惯了别人这么夸赞吧。

这真的让里沙子很羡慕。看来阳一郎个性之所以那么开朗,是因为被如此坦率地爱护着。为何会有这么正面、健全的亲子关系?“好希望有人能在阳一郎面前也这么夸赞我啊!”里沙子梦想着。

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她内心复杂的情感中,潜藏着莫名的心虚。

总觉得阳一郎的母亲好像在说,这么优秀的孩子和你在一起,实在太可惜了。虽然里沙子明白这只是自己那令人无奈的乖僻性格在作祟,但她实在无法拂去这种心虚,也梦想着有人能在阳一郎面前这么夸赞自己。当然,个性有如晴天般开朗的阳一郎不会和里沙子一样萌生什么心虚的感觉,但电视剧不是经常出现这种场面吗?男主角恳切地说:请将您最引以为傲的女儿交给我。里沙子不明白,自己那时为何像请求什么似的,对阳一郎的母亲那么恭谨客气。

当然,她的内心也很不安。“阳一郎真的打算和我结婚吗?若是这样的话,我和他的家人处得来吗?真的能在那么健全的家庭里,和他们一起高声大笑,成为家庭的一员吗?”

那天,里沙子也看到了阳一郎令人意外的一面。听到母亲那么夸赞自己,阳一郎竟然能泰然处之,而且用餐时一次也没离开过位子。酒壶空了,就递给母亲;手边没有盘子可用,就等着别人拿给他;没有特别护着紧张不已的里沙子,只是冷冷地听母亲称赞自己。这是里沙子从未见过的他,看起来幼稚又没有魄力。

这一切无关是非对错,只是在里沙子的脑子里不停地打转,她不明白自己为何会有如此不安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