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两封信(第7/23页)
后来的时间,陈静安给祝年年做了一些科普。引力波的发现和证实尽管祝年年已经知道,可陈静安的解释更加准确和专业,祝年年受益匪浅。两人分别前终于留下各自的联系方式,相约下一次的畅谈。
告别时,祝年年问陈静安:“我们身上发生的事情,能尽快得到结论吗?”
陈静安笑着摇了摇头:“今天找你出来,能够证实这件事确实发生过,我已经很满足了,至于接下来的研究,只怕会是漫长而反复的过程。小时候我觉得科研是很简单的事情,像做理科题目一样,一道题只有一个答案,这也是我喜欢理科的原因。现在,自己学这个,做这个,我才发现,科研是无止境的,我们拿到一个题目,可能毕生都不一定解得出答案。”
陈静安说完这话抬头看了眼天空,细细的雪花在夜空中飘舞,不影响天上的景色。祝年年也顺着她的视线抬头仰望,感觉自己得到了一把钥匙,神秘的、可以解开心灵困境的钥匙。
“唉,”陈静安叹了口气,“人类在宇宙面前,还是太太太渺小了。”
祝年年被她夸张的语气逗笑,肩膀上包带往下滑落,她下意识地伸手去扯,错眼间看到咖啡店外台阶下的人。这人穿着一件黑色长羽绒服,裹了一条蓝色围巾,在小雪飘飞的夜景下,他一下就和她对上了视线。祝年年以为自己会慌会乱,却没想到抢在这之前,陈长宁先点头对她笑了笑,面容皎洁,像一轮明月。
祝年年紧张拉拽包带的手瞬间松弛下来,随后,她也冲陈长宁点头一笑。十年的时间,像落在地上的小片雪花,飞速融化殆尽。
察觉到祝年年表情的变化,陈静安顺着她的目光往下看,在看到来人的那一刻,她脸上很快浮出一缕柔情,是祝年年想象不到能出现在陈静安脸上的东西。
“陈长宁,你怎么来了?”陈静安笑着问。
陈长宁这时已经走到两人近前,他的眼神定焦在陈静安身上,目光温柔,语气和缓:“接下你。”
“来得正是时候,我和年年就要分开了,你赶得巧,就打个招呼吧。”陈静安热络地说。
陈长宁于是将目光转向祝年年。
两人离近了,祝年年忽而又有些紧张,说不上是为什么,大约他的形象与高中时期几乎没有太大变化,还是让人感觉是个锐利的少年。总之,祝年年只是很拘谨地挥挥手,简单说了声“嗨”。听到陈长宁同样简单的回应之后,她连忙抬手看表,又看了眼天空,说:“太晚了,外边冷,今天就先回去了。”
“好,再见。”陈长宁说。
祝年年微微一笑对他点头,抬步正要走,身侧陈静安拉住她的手,祝年年不解地朝她看去。
“改天要再约哦。”陈静安说。
等祝年年点完头,她才放开手,又笑着举起手挥了挥:“路上小心。”
祝年年回她以同样的笑容,终于迈步离开。
走了很久,依然感觉到身后的一双目光,祝年年将双手插进风衣口袋,想象着他们的表情,而后发散思维想到他们现在的状况,以及这十年来他们之间的故事,不禁有些唏嘘。
宇宙固然很广袤,人类固然很渺小,但是爱情,真的是渺小人类所能拥有的最大力量。
啊!不论是十年前还是现在,她都好羡慕陈静安啊。
番外一 十六岁的生日
过完正月十五,按爸妈的说法,年就过完了。
陈静安对爸妈说要跟田野去书城,实际一大早独自搭远郊车去了雾山镇。雾山镇离市区不远,加上年节刚过,一路畅通,不到一小时车程,镇公交车总站就到了。
模糊的童年记忆里,有模糊的小镇味道,陈静安站在车站旁举目四顾,几次被行人推搡,只闻到冬日泥泞的郊区气味。
数一数,她在市里待了十二年,记忆真的被清空了。
和镇上其他人家一样,丁家也是连排的自建楼。陈静安小时候常在街坊四邻里奔跑,即使过了十二年,忘记了很多事情,也是找了很久才找到这个镇子,但真走到镇子上,她仍能记起丁家小楼的大概位置。
一排自建楼,丁家在最里面,旁边是小镇粮油批发部。陈静安对批发部印象很深,她记得批发部老板是个肚子很圆,常叼着烟搬货的大叔。陈静安循着记忆线索往批发部走,手不自觉地拽紧肩上帆布袋的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