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幼无人怜,是以少孤(第7/13页)
郗彦抿了抿唇,深思中,自是不觉夭绍悄悄递来一块雪糕,那混在她身上独有馨香中的清甜味道微微触动了被自己忽略长久的食欲,情不自禁张了口,将柔软的糕点咬入嘴中。
夭绍又说了姚融来信求助柔然一事,郗彦认真聆听,不知不觉地竟将一碟糕点吃完。夭绍就此满意收了食盒,递上清茶给他,自己则执了笔,找出一张空白的藤纸,三下两下,便在上面描出一朵状似芙蕖盛开的千瓣花。不同芙蕖的清雅高洁,那花的叶瓣如流苏飘动,又兼深深浅浅的刺痕布满其间,美则美矣,却是媚姿百态的妖娆。
“这便是雪魂花了。”夭绍道,“不过只是其中一朵。师父……沈少孤说,雪魂花并蒂而生,一白一红。红色的正如画上这般模样,白色的我也未曾见过。不过两朵花总是生在一起的,如今认识红花的模样就不难寻找了。对了,”她抬起头看郗彦,“我们何时去燕然山?”问过之后却不等郗彦回答,她又问他:“三叔和离歌的下落清楚没?”
郗彦唇边微微一扬,自一旁抽了一卷信帛给她。
“伊哥哥的字?”夭绍皱着眉从那龙飞凤舞得不像话的狂草间辨别半日,终于笑出声,“原来是在融王府被烧的地下密牢里……他说他想办法?”她清眸飞扬,看着郗彦,“阿彦,我怎么觉得还是不放心呢?”
郗彦慢慢饮了口茶,才写道:“我会想办法。”
“甚好。”夭绍正容颔首,卷起沈伊的信帛,放到一旁时,目光落在案边锡火密封“邺都”二字的锦盒上,心念一转,便伸手去拿。
锦盒刚打开,触摸到帛卷的手指却被忽然覆来的冰寒手掌压住。
郗彦目色冷冷望着她,其中锋芒之凌厉深刻,让夭绍也忍不住毛骨悚然。
“阿彦。”她柔声道。
郗彦眸波一颤,看着盒中的卷帛,面色慢慢青白。那神色不是愤怒和恼恨,更不是狠心和绝情,而是无比的自责和后悔。夭绍以温暖的指尖握住他愈发寒凉的手,轻轻道:“江左的事,暂且还不见得明朗。即便真相的确如信中所说,这也不是谁的错,更不是谁造下的孽。人各有志,韩瑞他既然选了那条路,我们也不可以勉强。”
郗彦望着她,静柔的目色在烛火下显得异常地澄澈,但其中那孤远难测的意味,却又比素日不知深了几分。
(四)
到了二月初,离朝贺的吉日越近,柔然王城越显出异常的平静,但在安详融洽的表面之下,却是掌权者谨慎谋划、小心翼翼疏散着的无数激烈暗流。这其中之一的棘手事,便是在元月三十的深夜,自西南部族传至王城的密函——十八位部族长老聚议上谷,联兵整军,欲逼师王城。风起浪动,矛盾已是一触即发,为免已到王城的诸部族使者受此事的影响而左右摇摆,女帝令长孙伦超严控四面城门的人流,一面封锁消息,一面命柱国阿那纥调兵遣将,在王城以南布下七道防线。
“好在是南面,”接到军中细作的谍报,钟晔由衷觉得庆幸,“要是北方的部族反了,我们去燕然山的一路必然奔波劳累。”
素来铁面心冷的偃真却伤感起来,叹道:“此一战不知又得累死多少无辜百姓。”
钟晔冷笑道:“既非圣人,又非贤人,何必这般装模作样?南方十八族长老受你恩惠多少年,如今能这样顺利联手,柔然百姓的战争之苦,多少拜你所赐!”
偃真难得抓住他的话柄,看了看书案后的郗彦,低声在他耳边笑道:“你不妨再说说,这始作俑者是谁?”
钟晔面色一变,顿时住了嘴。
偃真慢条斯理整整衣襟,至郗彦面前请示道:“如今柔然大乱在即,我们是不是也该早些离开王城,去燕然山寻求雪魂花?”
钟晔道:“这之前还得想办法去融王府救出沐奇和离歌。依我们如今在王城的境遇,硬抢肯定不行,须得智取。沈公子既然已探得他们的具体所在,如今我们只要引开沈少孤,盗取令牌,便可救出人。”
“引开沈少孤有的是办法。”偃真琢磨道,“至于盗取令牌……以他那样谨慎的人,那令牌必是贴身收藏,他曾是少主的师父,一身功力出神入化,想要靠近他难比登天,除非是……”那个名字已经在唇边呼之欲出,偃真却故作沉吟,朝钟晔递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