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仁智得符(第4/6页)

沈峥静静听罢,立于灯下沉吟许久,转身时见萧少卿神色倦累至极,料他必定多日奔波劳碌,便让萧少卿返回湘东王府歇息。

萧少卿出了内阁,抬头见舜华一身宫装迎面走来,于是停步施礼,问道:“姑姑怎还在宫中?”

明妤北嫁之前沈太后将放舜华出宫的事他是听夭绍提起过的,是以有此一问。

舜华微笑道:“太后这几日身体欠安,我不放心,所以来宫中照看着。你方从江州回来吗?”

“是。”

“路上累了吧?”舜华柔声道,“云濛夫妇如今仍在邺都,有空回云府看看。”

萧少卿垂首道:“多谢姑姑告知。”

舜华颔首:“好孩子,快回去休息吧。”

目送萧少卿出了宫门,舜华回头,只见沈峥拿着一卷帛书匆匆出来。

“夫君,荆州出了何事?”

沈峥一愣:“你怎么知道荆州有事?”

“不然少卿为何急急赶回邺都?”舜华盈盈一笑,走到他面前,“你这是去找陛下?”

“不是,去找太后。”

舜华微微蹙眉:“太后刚休息下,此刻怕是不行。事情要紧吗?”

“这是殷桓举事的檄文。”沈峥将手中帛书递给舜华,言道,“先前殷桓私通柔然偷买精铁早已是大逆不道,太后手握虎符,却迟迟不肯明宣旨意,以调天下兵围剿之。如今局势这般,已由不得太后再护着他了。”

“太后要护的怎是殷桓?”舜华看罢书帛,摇了摇头,“陛下子嗣单薄,唯少陵、少宣二人。殷桓事发,势必连族。更何况那殷妃早已兴风作浪多年,到时定然会诛连到皇子少宣。太后要护的,不过是陛下的血脉,还有——”她顿了顿,轻轻叹道,“还有,八年前的那场旧事啊。”

沈峥微怔,想了片刻,拉着舜华转身入阁。

关上门窗,沈峥低声问道:“夫人你向来足智多谋,如今局势该如何?”

舜华不语,望着他片刻,方道:“如今陛下苏醒,太傅掌政,云濛还都,他们励精图治固然是为了东朝社稷,却也是为了八年前郗氏血案。夫君问舜华解决的方法,舜华却想先问夫君一事。”

“何事?”

“夫君八年前和谢攸矫诏入天牢,带走了昏迷不醒的彦儿交给韩弈和钟晔。谢攸被此事牵连致死,连陵容也错失一命。你赖父亲和太后庇佑,虽无事,你我夫妇却也生别八年。你,可曾后悔过?”

“自不后悔,”沈峥伸手抚着她的面颊,涩然道,“只是苦了你。”

舜华眸光莹润,笑道:“我的夫君如此明理义气,舜华何苦?”

沈峥不语,沉沉叹了口气,将她揽入怀中。

舜华伏在他胸口,慢慢道:“我们一辈都知道,八年前郗氏血案其实都是由十五年前的裴氏叛逃北朝引起的。当年沈氏因裴氏之故无辜受牵连,你的祖父含冤而死,才会有沈氏的仇恨。八年前的事纵使我们沈氏不是主谋,却也是顺手推浪,罪孽深重。你虽救了彦儿,他却至今深中剧毒,有口难言。若我们此时趁殷桓之乱助郗氏翻案,将来论及前事,沈氏未必不会受牵连。到时,你可会心疼?”

“家族有难,自会心疼。”沈峥叹息,既而却又微微一笑,“可不经历这般心疼,欠的债又如何能还得清呢?”

舜华抬起头,落泪道:“夫君……”

“说吧,如今我该如何?”

舜华压了压波动起伏的心潮,缓声道:“其实我方才来内阁之前已收到千承的密报,言萧少卿与阮靳昨日一道入了扬州。这两人联袂而至,那这封卷帛上的事太傅必不可能不知道,可是他却任萧少卿将此事直接传至内阁,交入你的手中。”

“你的意思是——”

“依我猜测,太傅想借此事为陛下夺回军权,但他却不方便出面。”

沈峥了然:“老师是想要借我之手?”

“不止,独你一人肯定不够。萧少卿是第一步,你是第二步。”舜华道,“第三步还须得借助你的好兄弟赵谐。你忘了以前陛下还是太子时,你们在东宫学舍发生的那些事?赵谐此人强悍倔强,冷面热血,唯他才是太后的死敌。”

“是了,”沈峥想起旧事,忍不住轻轻一笑,先前的压力不知所终,充溢胸中的唯有霁月清风,“赵谐既是第三步,那想必还有其后?”